在職場,如何處理複雜的同事關係?做到以下這三個“不要”,趨利避害;與同事打交道,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也能做到三個“不要”,你能嗎?

一、“不要”有太多的禮節客套

在職場,與同事打交道,自然要注重禮節,該客套時也要客套一些,特別是剛認識同事時。但是,過度的客氣,太多的禮節客套,則會像一道防護牆一樣,會隔斷你與同事的進一步交流。

當你與同事經過初步的接觸,較爲熟識以後,就應該省去那些客套的稱呼,忽略掉那些不必要的規矩,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求。讓對方感覺你是完全在以“自己人”的態度來面對他。這樣一來,你與同事的關係就會變得十分融洽。記住,你想讓別人如何對待自己,你就應該如何去對待別人。假如你總是把同事當作客人,那麼同事自然也不會把你當作“一家人”。

二、“不要”太自責

對和同事相處時所犯的失誤經常自責,以利於及時改正,這是好事情。可是,太過自責的話,就會變成作繭自縛。

曾經有一位在這方面栽跟頭的職場人士這樣說:“前幾年,由於工作的需要,我經常去參加一些成績考覈之類的會議。我在發言的時候,如果是好的方面,就儘量指出當事人各種各樣的成績;如果是差的方面,就非常嚴厲地指出當事人的不足。在會議散了的時候,我經常會自責:用詞太過了,說法太偏了。而且還擔心自己的發言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裏,從此,就總有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感覺。我後來下決心不在這類會議上講話了,後來在別的討論會上也不發言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不敢交際的泥潭裏。

“一天,我閱讀了有關交際的著述,懂得了對於交際中的失誤,不能太過於埋怨自己。當自己在不停地自責的時候,或許與會的人都已經把我在會上的發言失誤給忘了。”所以說,一味自責很多時候都是庸人自擾,千萬不能沉湎於一時的失誤而自責不已。

三、“不要”太謙讓

謙讓是一種禮貌。可是在和同事打交道時,如果太謙讓了,那就容易喫虧,畢竟,職場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利益場。

例如,有一位非常善於與人相處的職場人士說,他利用頻繁的社交活動而獲得的好處不勝枚舉。他的相處之道就在於四個字:“勇字當頭。”他覺得人的能力是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磨練出來的,不管多麼聰明的人,只重視書籍而不去實踐,社交能力就不可能有什麼增長。比如,單位裏有了事需要有人去交涉,碰到了什麼重要的接洽工作等等,他都把它們攬過來,並且把很多事辦得很妥當;同事遇到了難題,他也會急人之所急,或者幫助出謀劃策,或者牽線搭橋,結果在不斷磨練下,他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看出,這位職場人士的成功,就在於當仁不讓,積極主動地去爭取,而不是一味謙讓。(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