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性观察类国综还在围绕着“恋爱、夫妻、萌娃”打转时,韩综已经瞄准了“离婚”题材,带来了一档景观社会视域下的“真人秀”——《我们离婚了》。

《我们离婚了》是韩国TV CHOSUN电视台推出的“离婚夫妇同居”综艺,让已经离婚的夫妇重新聚在一起生活,提出了离婚后建立新关系的可能性,旨在让双方对夫妻生活再次进行审视。

正如《我们离婚了》其中的一条弹幕所写,“还没结婚的我,已经对离婚感兴趣了。”最近“离婚”话题甚嚣尘上,为了预防在协议离婚中出现的“冲动型”离婚,《民法典》增设了“离婚冷静期”,引发了大众对婚姻的讨论。

建立亲密关系的美好故事观众看多了,韩国明星真人秀中“青春偶像剧”的人物书写部分,完成了观众“他者”身份的造梦,故事总是在“完满”中戛然而止。而亲密关系破碎后的综艺叙事,却近乎空白。

《我们离婚了》播出第二期已达同时段电视节目收视率第一,目前豆瓣评分8.3。节目将私人关系拿到观众面前进行公开审视,除了以戏剧性制造新奇景观之外,还为观众带来了什么?观众想看的到底是什么?国综适合创作同类题材的节目吗?

话题+故事

综艺和剧作一样,要讲一个好故事。真人实景秀的故事以概念为前提,塑造角色并给予角色任务,最终情节发展在可控范围内,并由角色做出总结。

《我们离婚了》第一对嘉宾,是结婚26年后离异的李英河和鲜于银淑。男方是大钟奖影帝,国民级偶像,女方曾饰演过《蓝色生死恋》里的俊熙妈妈,当时在韩娱是一对金童玉女。

第二对嘉宾是一对年轻的网红夫妻崔烤肉和刘紫苏,结婚五年,离婚仅7个月。

综艺节目的成败往往在角色塑造这个部分,而这档节目则可以忽略掉这个问题,毕竟“离婚夫妻”有前情、有冲突、有观念,自带个性与戏剧性。节目中除了为观众呈现一场“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生活有点困难(并非不可能),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见面之前,鲜于银淑从儿媳的口中第一次知道原来前夫李英河擅长做冷面;见面之后,鲜于银淑特意做好妆发,李英河以沉默和逃避应对;鲜于银淑说起曾经遗憾的双人蜜月成了众人旅行,结果在这次同居生活,李英河又叫了一群朋友喝酒畅聊;李英河曾与女演员的暧昧举动,鲜于银淑仍耿耿于怀……

性格冲突、记忆偏差、沟通习惯……普通夫妻间容易产生的问题,在这对嘉宾身上显现了出来。

两个人的情感诉求永远搭不到一处,一个诉说与付出,一个沉默与自娱。只有从鲜于银淑流露的热情与期待,以及李英河吟诗唱歌的浪漫中,才能看出曾经的美好片段。但前者是生活,后者只是情节。

而在第二对嘉宾崔烤肉和刘紫苏身上,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尚未褪去的情谊。崔烤肉总是热情又细心,还时不时撩拨一下前妻,而刘紫苏看起来漂亮又飒爽,弹幕都在刷:这对还是可以复婚的吧。

但是紧接着就表明了两个人不可调和的矛盾——父权思想严重的公公,以及希望索回彩礼的丈母娘,也就是长辈间的矛盾。年幼的女儿成了整日思念母亲、在相聚别离之间诚惶诚恐的无辜者。

综艺节目往往为观众提供一个真实生活接触不到的生活场景,以构想的空间完成规定情境中的表演体验。《我们离婚了》内容丰富、情节完整的真人秀剧本,恰恰是来自其脱胎于生活又跟生活打了个反差的情境任务——三天两夜,相互告白。

最终观察者为每期故事画上句号,《我们离婚了》作为观察类综艺,主持人和嘉宾就是观察者。有人现场为付出者落泪唏嘘,有人为沉默者解说,也有心理学者为角色行为进行分析说明。

三期节目过后,主持人也有观念的转变,从刚开始热切期待情感的“死灰复燃”,到中期产生了“离婚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减少不幸”的思考。

《我们离婚了》呈现给观众的是多视角的婚姻辛酸真相与离婚生活面貌。原来离婚夫妻并非剑拔弩张,原来婚姻生活有那么多不可言说。嘉宾的价值与立场,主持人的观点与解读,在这一套新奇又现实的景观搭建下,引发了大众的情感反应。

借鉴OR复刻

受众在观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会逐渐给景观中的个体进行定位,对其产生好感或者厌恶,再通过合理的想象构建一个关系网络,将其放置在综艺景观以外庞大的社会景观中来想象,从而连接现实生活。

节目中观察室的心理学家列举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生中的10个压力,排名第一的是配偶死亡,第二是离婚,第七是结婚,第九是与配偶和解。10个人生压力里,婚姻相关的占了4个。

有观众笑称,不结婚直接没了四个压力,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当一定比例的人都选择不结婚,或许会有相应的不婚带来的压力荣登榜单,填补空缺。

而《我们离婚了》能够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讨论空间,以及更多有意思的话题。节目的主体角色设定为离婚夫妻,这个大胆的构想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不要持否定的眼光看待岁月,不论这段岁月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近些年的综艺节目越发注重“创造发展过程”,而非“创造成果”。比如曾经重视“游戏第一名”“运动第一名”“唱歌第一名”,而现在重头戏则在个性冲突与群像塑造。人类的认知模式与内容价值决定了综艺叙事模式的转变。

本雅明在解读达达派的粘贴画时说,“日常生活最微不足道的支离破碎比绘画更有表现力,正如谋杀犯留在书页上的血指纹要比书中的文字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一样。”

《我们离婚了》以韩综经典的叙事机制:大叙事的线性前进进程中兼顾小叙事的独立性,完成了离婚生活的日常捕捉与矛盾呈现,既不张扬狗血,也不温吞中立。

这套叙事机制可以参考,我国观察类综艺内容的想象,也可借此放大。至于节目 内容是不是“离婚”,没那么重要。不过基于最近有关“离婚冷静期”的讨论,将观察内容设为“离婚前的30天”也未尝不可。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想知道内娱那些“BE”了的“CP们”都怎样了,观察类综艺能安排吗?

【文/申兑兑】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