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媒體曝出特朗普總統計劃對伊朗核基地發動“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後,伊朗頂級核專家隨即遭遇刺殺身亡,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人出來“認領”。爲此,伊朗言辭激烈地發出警告稱,將對兇手進行嚴厲報復。同時,伊朗還宣佈增加離心機數量,並提升濃縮鈾的純度。對此,以色列官員在接受媒體時表示,以色列和其他國家“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而在美以發出軍事打擊伊朗威脅時,伊朗一方面對核專家遇害事件展開嚴密的調查,平息國內民衆的怒火,另一面高調公開加快核計劃進程,向外界暗示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動向。輿論普遍認爲,伊朗主動對美國或以色列發起報復性軍事打擊的可能性很小,而現實更可能是以色列與美國聯手,或以色列單獨採取行動,對其所認定的可進行核爆試驗的伊朗軍事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即採取多年前以色列對伊拉克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的類似做法。連日來,以色列空軍進行了頻繁的調動和部署,其裝備美製F-35戰機卻去向不明,其很可能是在爲突襲做準備。伊朗軍隊也提升了警戒級別,大批防空導彈和彈道導彈也做好了隨時發射的準備。

就在中東火藥味越來越濃的敏感時刻,以色列核心情報機構摩薩德的高級指揮官遭遇了暗殺,並給中東局勢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半島電視臺12月6日消息稱,一名叫法米·希納維的45歲以色列情報機構高級指揮官,乘坐車輛在首都的鬧市路口等紅燈時,突然遭遇了刺殺。據悉,多名槍手瞄準目標連續15次射擊,直接將該名指揮官射殺在車內。射殺完成後,兇手迅速撤離了現場。有以色列媒體分析稱,這是以方情報指揮官首次被刺殺,而且極有可能是伊朗特工下的黑手。但也有分析認爲,希納維可能參與了暗殺伊朗核專家的活動,有人想殺人滅口,因爲此前美以兩國媒體都互相“揭發”對方參與了針對伊朗核專家的刺殺行動,但兩國官方並未給出任何的回應,但這卻暴露出美國和以色列兩國在伊朗問題上不同的戰略訴求。

對於以色列來說,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但伊朗核項目早已脫離了依靠某一個人的階段,所以暗殺伊核專家對阻止伊朗核計劃進程的效果有限。而對於美特朗普來說,刺殺伊核專家勢力激起伊朗的強勢反應,這將使拜登-哈里斯政府難以重返2015年簽訂的美伊核協議。所以有觀點認爲,伊朗核專家“屍骨未寒”之時,以色列情報部門高級指揮官隨即遭遇刺殺,極有可能是特朗普政府設下的圈套,讓以色列誤以爲是伊朗的報復性刺殺,從而推動以色列對伊朗動武。不過,以色列方面尚未就希納維被刺殺事件發表任何官方評論。

從表面上看,以色列情報部門高級指揮官遭遇刺殺,符合伊朗“血債血還”的性格,如果以色列因此出動戰機打擊伊朗,即使難以徹底摧毀伊核基地或實現顛覆伊朗現政權的目標,但“借刀殺人”顯然更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早前有美國官員就希納維遭遇刺殺表示,從現場傳出的照片可以看出,希納維乘坐的車輛上到處是彈孔,他渾身是血實在是太可憐了。如果以色列有需求,美方願意與以色列聯合追查兇手,並將兇手繩之以法。這名官員還表示,美國絕不會對這種血腥,殘暴行爲坐視不理。有分析認爲,按照以色列“睚眥必報”的性格,持續動盪的中東局勢無疑有進一步嚴重惡化的可能。但願美以與伊朗的博弈不要超出雙方可以承受的戰略底線,不要再爲已經“沸騰”狀態的中東火上澆油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