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常喫煎炸食物對健康不好,但作爲一種常見的烹飪方式,日常生活中仍難以避免。很多人煎炸使用過的油捨不得扔掉,會繼續用來炒菜或者煎炸,這種“回鍋油”雖說是避免了浪費,但卻有很高的致癌風險。

日前,發表於《癌症預防研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給小鼠喫煎炸油會加劇結腸炎症,促進腫瘤生長。論文作者特別提醒,患有結腸炎症或結腸癌的人應重視這項研究。實際上,關於煎炸油致癌的消息屢屢見諸於報端,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曾針對煎炸油做過檢測,結果顯示,隨着煎炸次數的增加,每一種食用油的丙二醛(一種常見的致癌物)的含量曲線都是呈增加趨勢。在反覆使用了三次之後,食用調和油中丙二醛含量最高,數值達到14.6,升高了2.8倍。花生油、橄欖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這五種油的丙二醛含量也均升高約十倍。在反覆使用7次之後,多數食用油中丙二醛含量升高了約30倍。

如果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煎炸食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1)煎炸用油不可連續使用,應及時換添新油,煎炸超過兩次不宜再食用。

(2)煎炸食物時要嚴格控制油溫,煎炸食品時油溫最好控制在150℃以下,火不要燒得過旺。

(3)如果要煎炸魚、肉,外面要掛上一層澱粉糊再煎炸,能有效預防雜環胺等致癌物的形成。

(4)油炸食品後的食用油要馬上過濾,以除去分解物質,延長油脂使用壽命。

(5)選擇合適的煎炸用油。

一般來說,由於油脂的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氧化速度差別比較大,飽和脂肪(如動物油)穩定性最高,最不容易氧化。根據產生脂質過氧化物由少到多,棕櫚油>動物油>橄欖油、野茶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蘇籽油、胡麻油等。

但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雖然酸價很低,難氧化,炸出來的食物也很香,但會導致動脈硬化和血脂高。在植物油當中,應該選擇油煙濃度較低、酸價較小的油脂,比如花生油相對穩定,油炸最不易變性或分解形成有害物質,可以優先選擇。我們平時常喫的方便麪主要是用棕櫚油油炸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變質,油溫煙點也高,但日常生活中用得較少。椰子油也是一種比較好的煎炸油,其是從椰子白色果肉中提取而來,是一種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會變成固體,由於其煙點高,因此是理想的煎炸用油。

大豆油、菜籽油不適宜用於煎炸,原因就在於它們含有一定量的亞麻酸。富含亞油酸的植物油也不適宜作煎炸用油,如紅花油、葵花籽油富含亞油酸,在高溫下同樣會加速氧化反應,產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過氧化物和反式脂肪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