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布

话说,小说《三国演义》可谓远近闻名,妇孺皆知,三国的经典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老谋深算的奸雄曹操,底子雄厚兵多将广,实力最强,孙权其次,不遑多让,坐拥江东,虎视天下。

而枭雄刘备呢?在诸葛亮还没出山前,可谓是白手起家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常吃败仗的苦日子。凡遇大败,经常会在阵亡的众将士前哭鼻子,抹眼泪,让活着的看到刘备是有多“仁义”。

反正,在整个三国宇宙观里,魏蜀吴三家让人感觉的是,刘备是最弱最不给力的。甚至,在后世中,很多刘备的黑粉还特意调侃道,刘备的江山是靠哭鼻子,抹眼泪骗来的,那么,真相确实是如此吗?

形象

其实,这都是演义杜撰的,在罗贯中的笔下刘备的确很窝囊,但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并非诸如此类。

大家试想,当时可是弱肉强食,兵荒马乱,乱世造英雄的年代,正如现在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一样,倘若刘备没两把刷子,单凭眼泪怎能哭混一个偌大的川蜀?

在古代人眼里,谁拳头更硬,谁才是老大,谁才可能赢得更多的利益与地盘。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地分析一下刘备是否真的无能!

形象

第一点,刘备自身能力很强且是个志存高远、智慧过人的豪杰。关、张可谓历史万人敌之名将,能甘愿誓死追随刘备,可见其定然有极大的个人魅力,以这二人谁也瞧不起的性格,刘备要是真不行,那绝对不会屈身于他。

再后来赵、马、黄等名将相继来投,要是他真无能,绝对压不住这些悍将,对于卧龙,凤雏的加入,这样的大贤也是看中刘备的能力与领袖气质。

常言道:良臣择主而事,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刘备要是没有过人之处,这些人岂能心甘情愿为其卖命,如果刘备真的要认真起来,可能关、张都会非常忌惮他们的大哥。

形象

第二点,刘备的对手都不敢小觑他。即使是曹操这样的豪强,也对其一直忌惮,即使刘备集团还很弱小时,曹操都处处提防他,甚至多次还想铲除他,至于那些故事,小编就不一一复述了。

此外,还有二袁兄弟,刘表、刘璋、孙权等豪强,还有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等,都不敢小看刘备。只不过在刘备刚起家时,实力最弱,虽志存高远、腹有经纶之才,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致使处境困难,光环黯淡。

第三点,史实上的刘备是文武双全,并不像小说中那样平庸不堪。在文方面,刘备懂得兵法,知人并善于发现人才,更会用人,尤其是在刘备发家后,配备麾下文武官员等,都是论才起用,运转良好。

形象

值得一说,刘备曾特意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但诸葛亮太过于自负,将刘备的忠言抛之脑后,仍然重用马谡,致使街亭大败,不得不挥泪将其斩之。

要说武力,刘备也不算弱,关、张初次相识因琐事打起来,正是刘备用强大的腕力将二掰开的。

而且刘备配剑双股剑,在古代马上作战完全不如长兵器,但刘备却一直带上身边征战,证明其很有信心,即使是在实战中也毫不退缩,在一些阵仗中,刘备都能毫发无伤的撤退,要是他没有一定的武艺,在冷兵器战场上,可能很快就会被干掉。

形象

话说回来,小说《三国演义》毕竟不能等同于正史《三国志》等史书,罗贯中的作品以及一些观点虽然让人称绝,但故事毕竟是杜撰的故事,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也许,罗贯中的本意并不是想将刘备的人设写成虚情假意、靠哭赢天下的典型,他可能只是想要深入地描写刘备之仁义与汉室正统的合法性,没想到自己的笔墨用力过猛,反倒将刘备的很多长处以及优点给埋没了,给后世之人带来了一些误解。

就像曹操在罗贯中的笔下被写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的奸恶之徒,但在史实上,曹操所做出来的那些实事儿,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与贡献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可见,真实的曹操的人品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伟人。

形象

本文参考资料:《品三国》,《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百度百科相关词条——三国演义,刘备,曹操,正史品刘备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