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有一年国家闹饥荒,大臣把灾情报告给晋惠帝。晋惠帝完全不能理解为何饥荒。他只是对大臣说:“没有饭吃,为何百姓不吃肉粥呢?”

这句话让前来汇报的大臣目瞪口呆,三观尽碎。

这就是令百姓痛恨的“何不食肉糜”的历史典故。

后世帝王家常常用它来教育子孙,务必要了解民生疾苦。起码不要做一个白痴帝王。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一千四百多年后的法国,也流传着一则法国版的“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不同的是,法国版故事中,主人公是王后。

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

在人生最后阶段,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双手被缚,忍受着围观人群对她的羞辱。她一直保持平静,即使知道她已经必死无疑。

1793年10月16日,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公开执行死刑。

此时,刚好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期。

一代王后,不得不走向断头台,原因之一就是那句话:“让他们吃蛋糕。”

这句话是不是真实的呢?

玛丽·安托瓦内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女大公,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母亲是匈牙利女王 玛丽娅·特蕾莎。

奥地利和法国历经七年战争后,关系恶化。两国王室后来为了修复关系,决定进行联姻。于是,作为母亲最小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奉命嫁给了法国王储,日后的路易十六。

成婚那一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十四岁。

法国宫廷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这桩婚姻,有些人是反对同奥利地结盟,有些人则是单纯地讨厌这位外来的太子妃。

年轻的太子妃,并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她没有博得大家的好感,却开支巨大。这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玛丽·安托瓦内特纸醉金迷的时候,法国堪称民不聊生。因此,人们更加厌恶王后这只吞金兽。

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党添油加醋极力渲染王后的花销令天怒人怨,以此来点燃法国民众的怒火。

当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执行死刑时,没有几个人同情王后。

人们唯一想要的鲜血,王室成员的鲜血。

人们都说玛丽·安托瓦内特不爱护自己的子民,是法国君主历代王后中品行最差的一位。理由之一就是那句著名的“让他们吃蛋糕吧!”

无论玛丽·安托瓦内特如何不合格,“让他们吃蛋糕”这种不知民间死活仿佛白痴一样的话语,绝对不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说的话。

这种事情从来没有真实发生过。

这种谣言在社会上反复流传,每一次主人公都是不同的皇室成员。

玛丽·安托瓦内特不是一个受民众欢迎的王后,其民间形象长期以来都是扭曲失真的。

实际上,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慈善捐款颇为大方,她成立了一个针对未婚妈妈的慈善组织,专门帮助那些因为未婚先孕而陷入困境的女人。她会去看望穷人,提供一定的食物和金钱。

她曾经变卖王室物品,其变现款项用来为穷人提供食物,并且资助了不少孤儿。

玛丽·安托瓦内特死后,头脑空空、没有同情心就成了人们对这位王后的既定评价。评价一位自私而且无情的人罪有应得,总比同情一位经历复杂的女人来得容易些。

“让他们吃蛋糕吧”这句话藏起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真正的命运走向。在断头台上等待赴死的那一刻,玛丽·安托瓦内特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她白色的裙子被风吹起,她没有抗议、哭泣或者尖叫。没有浪费一分钟,断头斧落下,重重一击,一代王后人头落地。

玛丽·安托瓦内特利用王后的地位和丈夫懦弱心软的性格,过着豪奢极侈的生活。华服、珠宝不断流入她的宫殿,她不停地参加舞会,豪赌狂欢,沉浸在自己的奢华美梦中。

她花了太多法国人的钱。

只是,梳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经历,会发现她一直是流言的靶心,备受攻击。外遇、干预政事、花光国库,层出不穷的流言,让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声望大跌,更别提在被审判期间,有人甚至诬陷她与自己的儿子有不伦关系。这让一向平静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情绪瞬间失控。

玛丽·安托瓦内特固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王后,但缠在她身上的谣言实在太多太多,从十四岁成为法国王太子妃时,她就为这一场虚高的标价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