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信社12月8日援引瑞典《今日新闻报》报道,瑞典Stena AB康采恩总裁丹·斯坦·奥尔森表示,克里米亚过去一直是俄罗斯的领土,克里米亚半岛1954年转交给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项“喝多酒之后”做出的行政措施。

其实,不光是这位瑞典人觉得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是喝醉酒后的决定,很多俄罗斯人也这样认为。而且普京在2014年表示,赫鲁晓夫对克里米亚问题的决定违反了苏联宪法。

那么,赫鲁晓夫当时真的是喝醉了酒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吗?铭苏先生从当时的历史形势以及公布的历史档案资料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

一、友谊说法靠不靠谱?

目前主流的说法是,1954年,为庆祝俄罗斯与乌克兰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把当时的克里米亚州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从俄罗斯划入乌克兰。这种说法也是历史书里面常用的,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接纳。

赫鲁晓夫出生在一个靠近乌克兰的俄罗斯村庄,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举家迁往乌克兰,长期在顿巴斯地区生活和工作。之后,在乌克兰党委书记卡冈诺维奇的提拔下,赫鲁晓夫迅速提升,曾长期主政乌克兰。可以说乌克兰是赫鲁晓夫起家的地方,这里留下他成长和生活的记忆,而且他也曾提议扩大乌克兰的版图,那么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也可以理解。

再加上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东斯拉夫人,可谓是同文同种,两国结盟300年,可以说两国长期处于一个国家中。那么,在苏联的框架下,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也有历史学家推论出,赫鲁晓夫这是拿克里米亚来博取乌克兰精英们的支持。这是因为在1957年发生的倒赫运动中,朱可夫使用军机将全国各地的委员运到莫斯科,帮助赫鲁晓夫扭转了局面,走上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子,而乌克兰的精英们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友谊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那个时候赫鲁晓夫还没有独揽大权,也不能为所欲为。

根据已经公开的档案显示,1954年1月25日,赫鲁晓夫以苏共中央书记的身份,签署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议,建议最高苏维埃开会讨论移交克里木州的问题。文件抬头显示,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席是马林科夫。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集体扳倒贝利亚以后,马林科夫还是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席(总理),赫鲁晓夫还没有独揽大权,所以移交克里米亚在形式上是一个集体决策的结果。等到1955年2月赫鲁晓夫联合其他人解除马林科夫总理职务以后,赫鲁晓夫才逐渐走上权力巅峰。

所以,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的友谊说是不靠谱的,因为那个时候苏联最高层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决策,赫鲁晓夫并没有独揽大权,并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最多也就是提议而已。

二、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看更符合实际

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接壤,与俄罗斯隔着刻赤海峡,在以前俄罗斯想要往克里米亚运送物资,只能通过水路,或是借道乌克兰,这样比较麻烦。

1947和1958,俄乌边界

而且在当时,为了给克里米亚供水,需要从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水库修建通往克里米亚的北克里木运河,这样的水利工程,受益方是克里米亚,但是实际上运河却建在乌克兰境内。出于经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来管理更加便利。

这种猜想在一些已经公开的苏联、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政府文件中得到印证。他们的政府文件中都曾提到:“考虑到克里木州居民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居民之间的经济共同性和经济的适宜性,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文化联系”,把克里木州从俄罗斯转交给乌克兰。

这一说法更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得到赫鲁晓夫儿子谢尔盖的印证。2014年3月19日,他接受采访时引述父亲的话,是为了建设从卡霍夫水库到第聂伯河的水库,修建北克里木运河,所以从财政等角度考虑,让其归属一个加盟共和国,方便组织管理,这完全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