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主要是通過靶向藥,但也有病友在治療過程中會遇到更換藥物的情況。例如服用伊馬替尼的病友更換爲服用二代藥。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現在針對慢粒的治療,其藥物主要包括:一代藥伊馬替尼,二代藥達沙替尼,尼洛替尼,伯舒替尼,以及三代藥普納替尼等。

一般來說,基於病情程度或經濟因素等考慮,開始多會服用一代藥伊馬替尼。那麼,出現哪些情況,慢粒患者需要更換二代藥呢?

血液科醫生介紹:絕大多數的慢粒患者採用伊馬替尼治療有效,而餘下部分患者因爲副作用不耐受,基因突變或者其他原因產生耐藥,從而改服二代藥,比如:

① 伊馬替尼治療一年後,染色體或融合基因依然很高,療效沒有達標;

② 慢粒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獲得完全緩解,而後複查發現融合基因指標上升,失去療效。

③ 服藥期間,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諸如噁心嘔吐,腹瀉,浮腫,血象嚴重偏低等等,難以耐受,配合其他用藥沒有好轉,需考慮停藥或更換二代藥。

但需要病友注意的是,當出現上述症狀需要更換藥物時,一定不能私自停藥換藥。務必將自己的病情反饋給主治醫生,遵循醫囑減撤藥物或更換藥物,以免病情出現反覆。

轉自微信公衆號【慢粒病友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