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这么多年,对老院长丁祖诒和西译的爱还是难以释怀。大学期间,母校太多的优秀师生给了我们创业的血液,给了我们无穷的西译力量。”2017年,陕西华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亮应邀回到母校,给西译的莘莘学子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也给学弟学妹带来了深情寄语,“在董事长丁晶的带领下,西译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在陕西乃至全国都堪称样板。希望你们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珍惜当下,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区域特色融入现代化科技理念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品牌,用西译之光点亮自己的前程。”

“每一个校友企业家都是一笔宝藏,每一位创业者的故事都耐人寻味”。在与张亮的交流访谈和企业的走访调研过程中,笔者总能感受到这位企业家的真诚质朴的人格魅力,也正是这位80后年轻人,为了实现红枣富民之梦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旅程,用了2年多时间,在美丽而偏远的神木最南端的万镇建起了现代化的大型红枣深加工工厂,并创建了自己的中式咖啡品牌“MANCCIO曼乔咖啡”,他的创业精神感染了很多人。

张亮,1982年出生于神木县大柳塔镇。童年时由于双亲过早离世,和哥哥姐姐一起成长的经历给了他异于同龄孩子的懂事和沉稳。他选择报考西安翻译学院,用他的话说,西安翻译学院学风好、毕业生进入社会也会更有尊严,收入也比同类大学的高很多。果然,经过四年的学习沉淀,踌躇满志的张亮被聘到青岛、惠州等外贸公司,凭借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听说领先的英语,很快升至公司国际贸易部高级主管,成为让同事羡慕的邻家男孩。

在学校张亮就吃苦耐劳,做起了学生间的小商人;毕业后他不断的接受新的思想。面对机遇他从不踟蹰、目标明确,当他从媒体上看到千年枣乡—自己的家乡万镇的红枣喜获丰收却无人问津,张亮的心被触动了,他毅然回到家乡。作为村官,他辗转于陕北神木最北端的繁华和最南部的贫瘠,为解决当地红枣产业的危机苦苦探寻出路。

偶尔的机会,他邂逅红枣咖啡这一项目,张亮牵头建起枣乡第一家红枣深加工项目。然而发展产业并不容易,三年筹备、三年艰辛建厂、合伙人退出、资金链断裂、工厂一次次被迫停工,为寻找资金,村官张亮背负两千万元债务。一次次的困乏其身、一次次的劳其筋骨,凭着坚忍的斗志,张亮带领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不怕吃苦、敢于奋斗”的创业精神,终于建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外贸进出口为一体的陕西华和实业有限公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畔。

如今千亩优质红枣品种改良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生机盎然,投资4000余万元兴建的现代化红枣深加工工厂傲然屹立,年产500吨红枣浓缩汁、红枣粉生产线、年产1000吨红枣咖啡生产线均已成功进行了试生产,年产值达1.5亿元,可使红枣附加值提高3-5倍。万镇的红枣再也不担心卖不出去。2011年,他创立了“MANCCIO 曼乔”品牌,不久,其红枣深加工项目也被列为神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做强当地优势特色红枣产业带了一个好头,项目的建成和良性发展获得了当地村民的如潮好评和赞扬。张亮也成为2013年神木县劳动模范,其后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获得西部骄子荣誉称号。他带领的企业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榆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并于2017年1月正式通过了ISO9001及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西安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李虎成一行代表学校考察校友企业

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境外企业同聚西安,共促发展。会议期间,由西安翻译学院优秀校友张亮自创中式咖啡“曼乔咖啡”香飘整个会场。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金柱为曼乔红枣咖啡点赞。

面对荣誉,张亮显得尤为平静, “一切才刚刚起步,前面还有更长、更艰辛的路要走,我期望有一天在曼乔品牌带动下的红枣产业能成为神木县非煤产业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外界说起神木时,不光想到煤,还能想到我们有20万亩枣林和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张亮对笔者如是说。

来源:西安翻译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