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鞍山·玉美岫岩”

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精品展

走进上海

为推动鞍沪两地文化交融、产业合作,借助上海文创资源力量赋能鞍山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7日,“活力鞍山·玉美岫岩”——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精品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

这是钢都鞍山与魔都上海在文化领域的一次精彩碰撞,更是以书画和岫岩玉玉雕为媒,通过上海广阔而开放的平台,全面展示鞍山、推介鞍山的良机。

本次展览是继南京展、北京展之后,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精品第三次走出鞍山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

全力支持

集中展示鞍山魅力

每一座城市在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都会留下反映自身特征和精神的印记。上海,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金融、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朗睿智、大气谦和。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坚毅、刚强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而它的灵动秀美同样令人陶醉,城市活力日益迸发。

为了更加全面展示鞍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让上海的朋友进一步走近鞍山、了解鞍山,也为了推动两地文化交融、产业合作,借助上海文创资源力量赋能鞍山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活力鞍山·玉美岫岩”——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精品展得以在上海举办。

本次展览,得到了上海方面的大力支持,将展览举办地选择在中华艺术宫。中华艺术宫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改建而成,是集公益性、学术性于一身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为基本职能,坚持立足上海、携手全国、面向世界,是无数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选择在此举办展览,也是对鞍山艺术创作水平的高度肯定。另外,此次展览的展厅也是三站展览中面积最大的,可以将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玉雕作品进行全方位集中展示。

精品迭出

重点突出鞍山特色

为了充分利用好展厅面积大、展馆知名度高、城市开放程度深的优势,全面深入展示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的技艺水平,这次展览精心遴选了风格多样、手法新颖的书法作品70件、国画作品70件、玉雕作品60件,几乎囊括了所有入选作品,作品数量是目前三次展览中最多的,包含了鞍山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突出了“大美千山、工业摇篮、玉蕴国脉”三大主题和鞍山特色。皆是鞍山文化界的代表作品,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凝重、有的淡雅,显示出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展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近年来鞍山城市日新月异、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璀璨画卷,谱写出一曲振兴发展的壮丽颂歌。

另外,本次上海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晓云、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胡传海等,纷纷拿出作品鼎力支持,让本次展览的艺术风格和水准更上一层楼。

反响热烈

高水准作品获赞誉

刚刚走到展厅门口,排列树立的四件大型玉雕作品就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其中,获得中国玉石雕刻作品“玉星奖”金奖的作品《万里雄风中国梦》,原料近三吨,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创作而成,作品浑然天成,极具艺术价值。走进展厅,一件件书画和岫岩玉玉雕作品,按照不同主题集中展示,有长度达到640厘米的巨幅画作《千华揽胜》,也有小到戒指、手镯等岫岩玉玉器,精美的展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岫岩玉的玉雕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展厅门口的玉雕长城,特别逼真,气势磅礴,非常震撼。”现场参观的杨先生说。雍女士是绘画爱好者,在认真观看绘画作品的同时,她拿出相机拍摄下喜欢的作品。“绘画作品的水平还是非常高的,种类也十分丰富,画家的基本功非常扎实,题材也很有特色,在上海很难看到这么有北方风情的作品,所以我早早就过来观看展览,感觉收获很多。”

展厅面积大,展示作品多,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高水准的作品也受到观众和专家肯定。虽然已经入冬,但展厅内温暖似阳春,热情如盛夏。

此次展览,同样受到众多媒体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中央和上海主流媒体以及新浪、网易、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都给予了报道。

书画为媒,尽显山水之城灵秀;玉雕会友,推进鞍沪两地交融。此次鞍山书画和岫岩玉玉雕精品入沪展览,充分搭建了两地深入交流和交融的平台,走进鞍山、感知鞍山、融入鞍山,聚焦鞍山产业发展,加大在鞍投资力度,参与鞍山“四产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互利共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