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孩子日漸長大開始對金錢產生好奇,但作爲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是想要幫助他養成節省的好習慣,知道賺錢的辛苦,可同時又擔心孩子亂花錢。於是什麼時候給孩子零花錢,應該給多少?成了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據國內調查發現:少部分家長會在孩子上小學時給零花錢,大部分家長認爲孩子上初中後和自己索要金錢再給他。

11歲還沒給孩子零花錢,他卻成了“小偷”

對門的小凱媽,昨天和我在小區樓下聊天不由自主地說到了孩子,小凱媽認爲兒子雖然11歲了但還沒有能力管控金錢,加上小凱平時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提,尤其是物質生活上不比其他同齡人差,於是前十幾年從來沒給過小凱零花錢,沒想到的兒子竟然成了“小偷”。

原來小凱看同學都有零花錢就偷偷去小凱媽房間衣服口袋拿出了10塊錢,小凱媽買菜時發現不對勁兒,幾經詢問知道是兒子拿了這個錢,把小凱叫到房間後,看着小凱心虛的表情,小凱媽卻沒有說他,而是和他道歉並給他零花錢。

小凱媽也在反思,看來過晚給孩子零花錢反而逼迫他成了“小偷”,應該早重視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過晚給孩子零花錢有哪些壞處?‍

有些父母出於爲孩子好的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給孩子零花錢,如果有任何需求都替孩子包辦。

其實,往往缺乏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自卑,當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零花錢時自己沒有,還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甚至誤入歧途。

百萬富翁教父以及美國著名投資家羅伯特•清崎認爲,如果不教孩子認識金錢觀,將來會有更多人代替你教訓孩子,這個人或許是奸商,或許是騙子,或許是警察。

在《富爸爸窮爸爸》中還提到,孩子從小沒有培養金錢觀,長大後容易缺乏危險意識、更加節制消費、不會理財。

所以,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已經有消費意識後就應該適當給孩子零花錢。

幾歲開始給孩子零花錢?‍‍

專家建議:孩子在5歲後可以和他簽訂“花錢”的協議, 讓孩子對數字有概念知道金錢要靠雙手獲得,體驗到賺錢的不容易,他自然會養成節省的好習慣。

比如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取金錢幫家長做些家務活,學會洗碗後每次洗碗可以給予一些兒金錢獎勵;帶着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讓他了解各種階層工作的辛苦程度,對節約有意識後,家長就不用再擔心他會亂花錢了。

給多少零花錢合適?

通常來說,孩子到學齡兒童階段想要支配金錢了,這時候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錢,只要能滿足他日常開銷以及符合當地的消費水平,購買一些學習用具即可,具體金額每週可以在10元左右。

在日本博報堂和德國研究調查發現,在孩子5、6歲時,每週差不多給孩子8塊錢,主要原則是“不浪費也不會讓孩子感覺貧窮”就可以了。

今日話題:你每次會給孩子多少零花錢?不妨和各位父母分享你的做法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