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喀則市教育局《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培訓項目第五批(2020至2021學年)西藏日喀則市教育管理幹部及骨幹教師赴內地跟崗培訓派遣工作方案》要求,淄博市實驗幼兒園接收日喀則市第四雙語幼兒園、聶拉木縣樟木鎮雙語幼兒園、昂仁縣達居鄉第一小學的央啦、邊巴卓瑪、旦增卓嘎三位藏族幼兒教師來園,進行爲期一年的跟崗培訓學習。

爲確保三位教師跟崗學習的質量,幼兒園高度重視,對三位老師跟崗學習期間的飲食起居、往返上下班、人身安全、學習計劃、導師配備等具體事項進行了周密計劃。9月27日,由專人接三位教師入駐幼兒園,拉開了藏族老師跟崗學習的序幕。首先,安排三位教師輪流到小班、中班、大班不同班級跟崗觀摩,學習並參與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同時邀請她們參加每週一次的級部常規教研、“幼兒足球遊戲”“幼兒音樂遊戲”“水果怎麼喫”專題教研,王翠霞園長工作室還特別邀請她們參加了“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活動。在切身感受和體驗的過程中,多項活動不斷增進了她們對幼兒園“追尋生活化的幼兒教育”辦園理念、科學精緻的一日生活安排的理解,不斷提升她們對如何開展專業深入的教科研活動的感悟。

11月中旬開始,跟崗學習進入第二階段。三位藏族教師和她們的導師共同尋找藏漢文化的融合點,開發、設計藏漢一體的特色活動,並由班級教師協助三位藏族老師組織實施。如:央啦老師帶領小班幼兒進行的藏族歌曲欣賞活動《邦錦梅朵》,在歡快、熱烈的藏語歌聲中,孩子們感受着藏歌的節奏,模仿着鍋莊舞的舞姿快樂起舞;旦增卓嘎老師組織的中班繪畫活動《美麗的邦典》,引導孩子們在觀察、瞭解藏族女裝“邦典”的典型特點之後,將自己觀察或想象的“邦典”大膽地用繪畫表現出來;邊巴卓瑪老師在大班健康活動《認識五官》中,引導幼兒學說嘴巴、鼻子等五官的藏語名稱,孩子們在新鮮好奇中說得不亦說乎……特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興趣倍增,更讓三位藏族老師設計、組織教育活動的專業能力得到了真切地歷練。

繼第二階段跟崗學習之後,幼兒園還計劃結合實際需要,與三位藏族老師所在的幼兒園就教育理念、課程設置、教師培訓等多方面增進交流,爲增進藏漢幼兒教育的共同發展做出有益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