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份特別的零花錢申請書,不是社交小視頻裏常見那種老公寫給老婆的跪求零花錢,而是孩子寫給父母的。而且從歪歪扭扭又略帶生疏的字體可以看出,這應該是出自一位小朋友之手。但是內容邏輯卻相當清晰,費用的使用時間、場景、用途明細、甚至小票覈銷都一清二楚,可以說比有些職場人寫的費用申請都要好,可見絕對是個“老手”了,讓他的父母的上學去,這娃能當一家之主了!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質疑:小孩子生日聚會,就人均喫飯費用40-50元,是不是有點高?我們今天暫且不對消費能力的問題作深入討論,畢竟每個家庭的狀況各不相同。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都挺有錢的。記得我剛步入職場那年過年回家,手裏的錢還沒有剛出生的小外甥壓歲錢多。現在的小孩子,收入可多着呢!

零花錢

現在一個家庭一般都只有1-2個孩子,卻有6個大人爭着寵,絕對的“僧少肉多”,因此很多孩子都能得到來自各方的“金錢關愛”。

還有些家庭由於父母工作忙,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就會給較多的零花錢,讓孩子“獨立”解決喫飯、搭車的問題,因此也是可以自己掌握一定的財政大權。

壓歲錢

現在的壓歲錢,簡直是繼彩禮之後的另一項超負荷費用。少則幾百上千,多則……直逼打工人辛苦一年的年終獎。要是哪年遇到剛誕生的小寶寶,那簡直是看着他收錢收到手抽筋!長大了才明白,爲什麼孩子才喜歡過年!這種年年是肥年的感覺,能不爽嗎!

過完年,你有你家孩子有錢嗎?

賺錢

再者,爲了孩子的教育,父母們也是煞費苦心,在方方面面爲他們創造機會。有些父母爲了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賺錢的不易,順便提高動手能力,就會給孩子制定一些做家務賺錢的方案。洗碗、洗衣服、掃地、拖地都可以賺錢。

於是有些勤勞的小朋友,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怎麼我小時候這些都算義務勞動呢?

既然收入來源這麼豐富,怎麼花錢也應該是各位父母重點關注的部分。錢對人類的生活至關重要,所以會管理錢也應該是一項必備技能。是不是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呢?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對零花錢全權做主,直接沒收的家長。好不容易有了壓歲錢、賺了辛苦錢,還沒捂熱乎就要交給爸媽。

這跟男同志們一發工資就要上繳給老婆有什麼區別?雖然這些錢基本上還是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但是雁過怎會無痕呢?過了孩子的手他就會有那種興奮的感覺,越是這樣壓抑孩子的慾望,越是容易在他成年經濟獨立後造成反彈性消費,很多“月光族”都是這樣造成的。

一方面是沒有規劃金錢的能力,一方面是自由支配金錢的慾望被壓抑太久之後決定放飛自我了。

還有些父母卻走上了另一個極端:不聞不問。任由孩子隨意支配。這種不可控性也更高,有些孩子會自己定個小目標,一部分存起來,一部分按需花;還有些就真的是隻學會揮霍了。

我們也一直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規劃、管理這筆錢。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也能更瞭解孩子的想法,參與孩子的生活。到底怎麼規劃、管理呢?今天就把這個祕訣分享給你們。

我們會把錢分爲三部分來管理:固定消費項:比如每週20元固定零花錢,這部分我和寶爸不做干涉,每週日下午發給他;另外每個月有額外30元用作聚會、運動等等社交活動;固定理財項:現在在電子平臺上購買理財項目非常方便,我們就把孩子50%的錢用作理財,可以是教育基金、定期存款、其他的投資基金等等。

前提是要和他一起了解這些理財產品,並定期和他分享盈虧情況讓他有更強的金錢意識、理財意識。第三項是浮動使用項:這部分錢日常由我做活期管理,如果需要使用,就用到了上面提到的申請書,當然也可以是口頭形式。

但如果全家人都覺得不應該批准,他卻還是非常想要的話,就需要自己通過做家務等等方式先賺錢,攢夠了才能發放。

這些只是浮於表面的規則,我們做這麼多當然不只是爲了管孩子的錢,更重要的是爲了孩子的教育。

所以這幾點我覺得纔是最關鍵的:

1、保持原則一致

一方面是關於上面的規則,要和孩子達成一致。另一方面是和大人,尤其是一起住的長輩。媽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黑臉都是寶媽做。

爸爸對女兒,爺爺奶奶對寶寶,那都是不由自主的寵溺,一個撒嬌、一頓哭,他們很可能就心軟了,甚至還和寶寶“串通一氣”來隱瞞你。

所以一定要和家人確定好原則:規則外的錢不能給。學會遵守規則也是孩子最應該學會的東西之一。

2、儀式感

雖然是在教花錢、存錢,但我們也不能讓孩子過於在意金錢,這樣的人生太無趣,太壓抑。嘗試給臥室買一束花,在爺爺生日時給他做一個手工小禮物,給難過的小夥伴一顆甜甜的糖果,學會在必要的時候爲別人花錢讓生活更有儀式感、讓錢花得更有意義,纔可能會成爲一個更有趣的人。

3、學習理財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學習理財太早了,但我深深的覺得我們這代人對金錢的瞭解和意識真的太薄弱了。二三十歲的我,理財啓蒙讀物還是《小狗錢錢》,十二歲的吉婭通過遛狗自己賺錢,一步步開始理財,攢夠了美國旅行基金,買了筆記本電腦,甚至幫父母走出了財務危機。如果您感覺有必要讓孩子學習一下,可以看以下內容:

或許我們真的不懂,但讓孩子早點學習有何不可呢?懂得如何規劃,總比一無所知要好。

所以各位寶爸寶媽,不要擔心孩子的零花錢太多,更多的關心孩子的金錢觀是否正確,是否會用錢吧,做好孩子的輔路人,纔是有價值的父母陪伴,你覺得呢?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