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全球股市普遍上漲,美股市場還一度創出歷史新高水平。即使是與我們鄰近的港股市場,也處於收陽上漲的狀態,但與之相比,A股市場卻出現了加速下跌的走勢,與全球股市的走勢有所偏離。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滬指累計漲幅10.55%、深證成指年內累計漲幅31.50%。至於中小板指數以及創業板指數,全年累計漲幅分別是37.77%和50.04%。實際上,除了今年之外,去年以來整個A股市場的表現同樣樂觀,2019年以及2020年的A股市場可以稱得上牛市行情,且深市市場牛市意味較滬市市場更爲強烈。

深強滬弱的表現,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兩地市場的權重設置偏重情況。其中,滬市市場以大金融、傳統週期行業爲代表,這些傳統產業佔據了市場較大的權重比例。至於深市市場,則是比較分散,相對集中在消費、醫療、科技等新經濟領域,近年來全球市場基本上以新經濟產業爲領漲行業,作爲更具新經濟時代特徵的深市市場,自然更容易獲得市場資金的炒作,這也是可以解釋深強滬弱的運行特徵。

從近期的A股市場表現分析,卻有着階段性見頂的跡象,滬市短暫創出反彈新高之後,市場再度回到了3400點下方的位置。不過,從目前的貨幣環境以及最新CPI數據來看,支持股市走強的根基仍存,在CPI負增長以及經濟回暖的背景下,股市一般很難出現大幅下跌的走勢。相反,在市場出現單日大跌的行情中,卻會是一個比較好的低吸點。

本週三,市場出現了單邊下跌的走勢,與全球股市普遍上漲的行情有所背離。在股市下跌的背後,一方面與資金獲利回吐的因素有關,股市持續衝高未果,最終反而引發了空方的反撲;另一方面則是與年末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因素有關,在年末的時間點,前期獲利豐厚的公募基金可能會選擇部分白馬股進行拋售,提前鎖定全年的投資收益率,作爲佔比一定市場權重的白馬股、藍籌股,它們的價格下行卻加大了市場的回調壓力,對股票市場形成了一定的拋售壓力。

最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反覆觸及3450點上方的阻力區域,但卻多次突破未果。歸根到底,還是在於目前市場資金面環境並不足以支持股市的向上突破,公募基金的多空分歧與外資資金的持續淨流入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市場資金未能夠形成合力向上的推動力,進而延長了市場震盪調整的週期。

不過,在經濟回暖的背景下,加上CPI負增長的走勢,卻爲今年年末至明年一季度的貨幣政策打開了些許的空間。但是,考慮到防風險,守底線的政策原則,估計貨幣政策也會合理靈活調節,不會出現大規模放水的跡象,但從目前的政策環境來看,對資本市場的中期走勢還是相對友好,股市下跌空間也會顯得相對有限。不過,對A股市場來說,要形成向上突破的趨勢,仍需要依靠內外資資金的合力推動影響,否則市場仍會延續震盪蓄勢的行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