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過程是由腎氣的變化主宰的,腎氣由弱到強、再由盛轉衰、由衰而亡,人生將經歷生、長、壯、老、死自然過程。因此補腎尤爲重要,  腎與冬令相應,有補腎功效的乾果一族,有“腎之果”之稱的板栗當作首選。栗子古代與桃、李、杏、棗並稱“五果”,享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其果實肥厚甘美,營養豐富,無論生、煮、蒸、炒,風味皆佳。

板栗爲“人生果”性味甘溫,本草綱目將板栗列爲乾果中的上品,其滋補功能可與人蔘、當歸媲美。板栗具有養胃健脾、補腎止血、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可用於腎虛腰膝痠軟、筋骨疼痛、身倦乏力、口舌生瘡、反胃、吐血便血等症。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有助於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栗子含有核黃素,常食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瘡和成人口腔潰瘍十分有益。栗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對於延緩人體衰老,防病保健強身有很好功效。唐孫思邈謂“慄,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蘇轍詩云“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慄舊傳方。客來爲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將栗子的功效和食用栗子的妙處,形象道出,引人遐思。栗子食療,以制粥爲佳。

    慄肉懷山粥:栗子肉、懷山藥各30克,炒扁豆10克,大棗5枚,大米80克。將諸品共同加水煮粥,熟後加白糖調味,可作早餐或晚餐服食,每日1次。適用於脾胃氣虛,大便溏瀉。

    慄粉大棗粥:栗子7枚,去殼後研粉,大棗5枚,大米50克。先將大棗與大米合煮成粥,加入慄粉調勻,再煮片刻即可服食。具有養胃健脾之功效,可治療兒童消化不良性腹瀉,小兒膝軟無力和夜尿頻多等症,亦適宜體弱無力之老年人服食。

花生是“長生果”花生的蛋白質高達30%左右,其營養價值可與雞蛋、牛奶、瘦肉等媲美。富含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等元素,起到滋補益壽的作用。花生所含的藜蘆醇化物有助於降低癌症和心臟病的發生幾率。

核桃爲“烏髮王”有養生、潤肌、烏髮功能。富含優質蛋白質,它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營養素。磷脂成分能增加細胞的活性,對保持腦神經功能,使皮膚細膩,促進毛髮生長等起到重要作用。所含的其他成分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氣血虛虧、神經衰弱、習慣性便祕等均有療效,核桃內多種維生素還能減輕組織胺誘發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鎮喘平咳的功效。

松子仁爲“果中仙品”。味甘性溫,有補心腎、養血液、潤肌膚、止咳嗽、潤大腸之功效,宜於年老體弱、未老先衰、記憶減退、頭暈目弦、習慣性便祕等症。唐代新修本草中記載:“此物潤腸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取松子仁30克,同糙米100克煮粥,加白糖適量,早餐食用,延年益壽。

黑芝麻久服可輕身不老,爲“仙家食品”。含豐富的卵磷脂、蛋白質、維生素E和多種礦物質。其性味甘平,入肝腎,滋補強壯之品。本草新編謂其“補肝腎、養五臟,烏鬚髮、潤腸燥。”

南瓜子爲益智食品,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苯丙胺酸的成分是一種人體必備的氨基酸,是傳達大腦和神經細胞往來的化學物質,在人體內會轉變爲新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二者都是屬於刺激的傳導體,可提高身體靈敏程度和活力。南瓜子主要有四大功效,即減低飢餓感;提高性慾;改善記憶力及提高思維敏捷度;消除抑鬱情緒。

杏仁養護肌膚,有“美容食品”之稱。內含苦杏仁甙、脂肪油、蛋白質和各種遊離氨基酸。性味苦、入肺和大腸。《本草綱目》稱其能“殺蟲、治諸疥瘡、消腫、面部風氣溼疹”等。楊貴妃的美容湯:杏仁10克,麥冬30克,大米50克。先將杏仁、麥冬、大米用水淘洗乾淨後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再煮30分鐘即可食用。其中麥冬在本草綱目中稱其“美顏色、悅肌膚”。兩者爲粥,對面部肌膚有治療和美容奇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