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也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其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一线,西与印度洋相通,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在中国历史上,早期历代封建王朝从未停止过出海的努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让徐福率领一支满载五谷种子、数千青年男女及工匠的大规模船队东渡入海。他们去探险也罢,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也罢,总之,此举都算是有组织的海上行为。

时至东汉,海上丝绸之路已绕过印度半岛,通航罗马。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越过海峡经营台湾,并派遣官吏向西探索新航线。

唐宋时期,中国航海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也是南海区域最重要的海上势力。那时,中国商船频繁往来于南海各个港口,而作为南海出入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也是中国商船云集之地。

马六甲海峡,是亚洲出海口锁钥。谁控制这里,谁就是亚洲海洋霸主。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立即着手恢复海外贸易。

大明王朝鼎盛时期,正使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开始,郑和率领一支两百多艘船、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南京起程,入东海下南海,西出马六甲海峡,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印度洋上。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驻节马六甲。1406年郑和第一次到达马六甲。

郑和船队屡屡在马六甲停留,其中的一项重任是代表明王朝帮助马六甲建国。开国之初的马六甲王国,自然也就以明帝国为宗主国。

当马六甲与暹罗(今泰国)等邻国之间发生冲突时,郑和则作为调停人,化解他们的冲突。

比如,1431年农历二月,马六甲国王向明廷申诉暹罗图谋侵入马六甲,并派出使节随郑和船队到北京。翌年,郑和下西洋时,便亲往暹罗,力劝暹罗不要攻打马六甲。

郑和船队远洋一次需要大约一年半时间,人数也达近三万,所装物资之多可想而知。与马六甲建立外交关系后,郑和即在那儿设立了中转站。中转站寨栅仓廪林立,驻军驻民,大可敌城。

马六甲航运中转站的建立,不仅大大便利了郑和航行,也意味着明代中国建立了以东南亚为基地的战略缓冲区,实际上控制了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因此,那时的南中国海就是中国的内海,明王朝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海洋帝国。

如果明王朝后期海疆政策不发生变化,其海疆安宁将长久持续。

但其后,明王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附近)。1433年3月9日,郑和从这里启程返航,踏上回国的航程。但不幸的是,他却于是年4月的一天,死于古里(当时印度洋上的一个王国),随后被随从安葬在今印尼爪哇岛三宝垅市。

1433年7月,郑和船队返回到国内。3年之后,曾任郑和船队副使的王景弘,送东南亚11个国家的使团回国。这是明朝船队最后一次远航。此后,明朝政府再也没有派船远航过。

当明王朝的船队绝迹于亚洲海域之后,马六甲充分运用明王朝尤其是郑和下西洋时建立起的贸易网络,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之间的重要贸易桥梁。马六甲这座海洋城市也因之成为当时商品的全球集散中心。

当明帝国自动放弃海洋,放弃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之后,西方殖民势力已经越过印度洋,侵入了马六甲。

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陷。

1512年,征服马六甲的葡萄牙人收买了5位中国船主,开始策划赴中国的计划。1517年,葡人船队硬是抵近了中国东南沿海。

而作为马六甲宗主国的明王朝,得知马六甲被侵占一事是在1520年,距马六甲落入葡萄牙人之手已过了9年。这一年,马六甲王子宾塘王公的使者穆罕默德来到北京,向礼部送来马六甲的求援信。

而当时的明武宗已失去了解决此事的能力。

面对马六甲流亡朝廷的屡次求援,明朝廷声明要求葡萄牙归还马六甲。由于明王朝在东南亚一带并没有军事力量,明朝的声明也只能是声明,对萄萄牙殖民者起不了任何作用。

到了1557年,萄萄牙人以欺诈、贿赂的方式占住了澳门。

清朝建立后,其统治者们并没有重新重视海洋权益,仍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如是,早早就被中国控制的马六甲,反而成为西方列强东侵中国的桥头堡。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等等,相继来到了马六甲。

失去了马六甲的中国,使得她的最南端的海上大门被打开,本为中国内海的南海,却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纷至沓来。

1840年的鸦片战争,更是将中国拖进了深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