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張苞爲父親張飛報了仇,然而歷史上卻非如此

大家都知道,劉備能夠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站穩腳跟,並且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離不開兩位關係緊密的兄弟——關羽和張飛的幫助,這兩人雖然略輸文采,但是武勇過人,是那個時代少有的猛將。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流年不利,在劉備稱帝的當年,先是關羽丟掉荊州,接着被東吳擒殺,第二年,就在劉備打算爲關羽報仇的前夕,張飛又被部將張達、範強所殺害,更過分的是,這兩人割下張飛的首級後,居然投奔了東吳,結果三兄弟只剩下老大劉備一人。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畢竟事關蜀漢的興衰存亡,因此,在《三國演義》裏寫得非常詳細,用了幾章來講,說的是關羽先死,劉備打算報仇,本來 經過諸葛亮等人的苦勸,已緩下性子,孰料,張飛帶着長子張苞跟關羽的兒子關興到了,這一見之下,對孫權的憤恨,又如東流的長江水,遏制不住了。

結果,諸葛亮等人功虧一簣,蜀國大軍引兵東征,幾仗打下來,把東吳打怕了,怎麼辦呢?此時有人給孫權出主意,謀殺張飛的張達、範疆不是在東吳嗎?“何不擒此二人,連同張飛的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唉,這簡直就是活脫脫的一個賣國賊投降派啊。

按照此人的意思,如果再打下去,東吳可能就要被滅了,舍掉兩個叛將,把本來就是人家老婆,愛舞刀弄棒管得住劉備的孫夫人送回去,再叫個人去動情地述說當年哥倆好的情意,說不定蜀兵就退了。

最後,孫權接受了這個主意,張達、範疆便這兩顆棋子,便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了,蜀軍這邊,“即令張苞設飛靈位。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張苞自仗利刀,將範疆、張達萬剮凌遲,祭父之靈”。

皇天不負有心人,張苞終於手刃了仇人,替父親雪了恥,然而,這只不過是小說《三國演義》中虛構出來的情節罷了,並非史實,那麼,歷史上張苞究竟有沒有爲父親張飛報仇呢?答案是否定的。

據《三國志》記載:“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追諡飛曰桓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爲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來,張飛死後,被追諡爲“桓侯”,他的大兒子張苞早夭,而這個“夭”字,其實有兩個意思,卻正好相反,一意是草木茂盛的樣子,《詩經》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意指桃花開得正妙呢。

另外一個卻是夭折的意思,也就是未成年即死去了,因此,張苞早夭,便是說他未成年即不幸去世了,不難想象,這個時間不管有多遲,也都是在張飛遇害之前,也正因爲如此,張飛的爵位才由張紹“嗣”,而非長子張苞繼承了,換句話說,歷史上的張苞很早就死了,根本就沒有機會爲張飛報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