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最近很高光。

最新數據顯示,11月紅旗汽車銷量2.5萬輛,同比增長100%,爲年內單月最高數據,同時也實現連續四個月銷量超2萬臺。

如今,紅旗品牌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爲17.81萬臺,同比增長102%。這個銷量遠遠超過了老牌豪華品牌沃爾沃(14.7萬輛),距離二線陣營的一二名雷克薩斯(20.26萬輛)和凱迪拉克(20.25萬輛),僅有一步之遙。年初定下的20萬輛銷量目標,成功在望。

這距離新紅旗的橫空出世,僅僅過去不到三年時間。

2018年1月8日,當一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徐留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喊出“紅旗要做中國第一、唯一的自主豪華品牌”時,大部分人半信半疑,畢竟,紅旗復興過很多次,但每一次都鎩羽而歸。

徐留平當時的目標是,將新紅旗家族的所有新產品,按照L、S、H、Q四大系列分類,到2020年實現銷量10萬輛。

誰也沒有想到,10萬輛的目標能夠提前一年即2019年就完成了,到2020年,紅旗有望跨入20萬輛俱樂部。

因爲,在新紅旗發佈之前,紅旗品牌的年銷量僅僅4702輛(2017年)。

短短三年時間,紅旗的銷量就翻了41.5倍,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數字。

在基數很小的情況下,車企是很容易在銷量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比如,2014年4月重返中國市場的林肯,2012年極光上市開啓一代傳奇的路虎,莫不如此。

但在銷量規模上來以後,才真正考驗後續發展,這就涉及到品牌認知度、產品競爭力、售後服務和消費者口碑,這些維度都需要花費長時間去沉澱。

規模即將邁入20萬輛的紅旗品牌,已經到了情懷被消費得差不多的時候了,往後發展,更視乎產品競爭力、售後服務和消費者口碑

這些維度,只花三年時間打磨鍛造,顯然是不夠的,紅旗這個時候應該慢下來,適度慢下來,好好在這些維度上發力,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實力。

但是,一汽不想紅旗慢下來。

徐留平說,如果紅旗品牌2020年能完成20萬輛的目標,那麼,2021年就會挑戰40萬輛,還要硬剛BBA。如此一來,“2030年80-100萬輛的目標”說不定會提前到2025年完成。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激進的計劃,頗有大躍進的風範。

2005年實現國產的百年豪華品牌奔馳,花了十年時間,纔在國內做到了38.7萬輛的規模,隨後又花了九年時間,才站上了70萬輛的高度。

紅旗品牌想在四年時間內就完成奔馳超過十年時間才辦到的事,靠什麼?靠民族情懷,還是豪華車市場增量帶來的機遇?還是說,紅旗的三大件比奔馳更牛更出色?

中國只有一個“紅旗”,每一箇中國人都希望看到紅旗屹立不倒,從中國走向世界。

(1960年,紅旗CA72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和日內瓦展覽會,在全球舞臺一舉成名。)

也正是因爲這份情懷,我們更要珍惜紅旗,呵護紅旗,而不希望它在不現實的大躍進中毀掉自己的形象與前程。

紅旗飄飄,屹立不倒,插在世界每一個角落,成爲我們民族工業永恆的驕傲,纔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在這個遠大的目標面前,短期的銷量,真的不需要那麼冒險、激進。

汽車發展史告訴我們,一味追求銷量的汽車品牌,從來沒有好下場,要麼以價換量搞垮價格體系,進而損害自身品牌形象,要麼拔苗助長,透支未來。

凱迪拉克在華銷量被雷克薩斯反超,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單純追求銷量高增長,遠不如高質量的發展來得重要。

紅旗,其實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保持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纔是紅旗當下最重要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