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郜红建到会,介绍安徽“十三五”土地要素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十三五”以来,我省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了对城市周边优质耕地的永久保护,并初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16.24万亩。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轶晗 摄

严守红线 5年累计新增耕地81.3万亩

郜红建在会上介绍,五年来,我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依据最新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省耕地面积882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93万亩,实现规划任务“双达标”,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5年来全省累计新增耕地81.3万亩,采煤沉陷区修复耕地1.47万亩。

全省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比例由38.75%上升到55.28%,实现了对城市周边优质耕地的永久保护。

强推节约集约用地 我省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品牌

截至2019年底,我省“十三五”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28.06%,其中,2018年度下降率为7.54%,居全国第一。

2016年至今年10月,完成治理废弃矿山2379个,治理面积22.2万亩。深化升级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改革。谋划的“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列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要内容,“新安江模式”入选中央组织部“攻坚克难案例选编”,安徽省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品牌。

保障土地要素供应 约1400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06万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24.29万亩,有力保障了全省约14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生效,为我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提供了坚强要素保障。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亮点纷呈,探索了土地征收民主协商新办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的“委托—代理”新模式,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改革等。

在探索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改革方面,指导合肥市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266.54亩,建设租赁住房3874套、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到实处。

严守耕地红线 安徽将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机制

“‘十四五’时期,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郜红建表示,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将继续严守红线,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夯实各市、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加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强化耕地约束性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规范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动态监管机制,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加大对空心率高、日趋凋敝、旧村落的整治和复垦力度,因地制宜推进“旱改水”等耕地提质改造工程,提升占补平衡能力。

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加强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制止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