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10時

天空中又飄起了雪花

位於青銅峽市小壩鎮新林村村部的放映廳

61歲的張洪福正調試放映機

他的前面,近百雙聚精會神的眼睛

齊刷刷盯着四五米開外的熒幕

上面正播放着電影《紅海行動》

“我當了45年放映員,放了8000多場電影。鄉親們喜歡看什麼影片,我就儘量爭取,把這個影片下載好,給他們放映。”張洪福說。

放完電影后

張洪福和兒子張學東

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放映設備裝上車

趕回家中

“這是以前的16毫米膠片放映機,算是第二代機子,早都淘汰了。我用它放映過的電影很多,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放映《曙光》和《少年犯》時,銀幕前、銀幕後、大樹上,到處都是人。我放完電影收拾好電影放映機,滿場觀衆都還不願意走!”在張洪福文化大院電影珍藏館,他介紹着一臺老式電影放映機,如數家珍。

1975年

鎮上重新選拔電影放映員

16歲的張洪福從舅舅那裏接過了放電影的行當

正式成爲一名放映人

開始了趕着毛驢架子車來回奔波的日子

和所有露天電影放映員一樣

張洪福總是“上夜班”

帶着機器設備到處跑

拿着喇叭錄音去村裏廣播

爬上爬下搭銀幕

……

40多年來

張洪福的足跡

覆蓋了周邊11個村的76個生產隊

當年看他放電影的小娃娃

如今都成家立業了

那時候,張洪福一年要放映130多部電影

一部電影的補助只有10元錢

現在,他每年的放映任務增加到了180部

每部電影的補助,也提高到了132元

“只要村民喜歡,我就放映下去。”張洪福說到。

“我從小就跟父親一起放電影,現在父親退了我就接過他的班,繼續給鄉親們放電影。每次放映前,我先放一些宣傳片,讓咱農民從中學到一些科學知識。”今年35歲的張學東說,他在2008年時接過父親的班,只要老百姓喜歡看電影,他會像父親一樣堅持下去,放百姓喜歡看的電影,讓他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現在

雖然有人接班

但張洪福還有些留戀

每次都堅持與兒子一起爲鄉親們放電影

從8.75毫米膠片放映機到16毫米膠片放映機

直到今天的數字放映機

張洪福用過的放映機就有十餘臺

40多年累積放映電影8000多場次

總行程達到30萬多公里

但張洪福樂此不疲

他說:“自己放了一輩子電影,最大的樂趣就是放電影,最大的滿足就是放的電影有人看。”

記者:馬一萍 何英

編輯:張佳楠 實習生:馬靜雪 李瑞玲

審校:馬寶勤

終審:武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