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王一博爲《有翡》演唱的插曲《熹微》上線,網友紛紛表示難聽,怎麼說,網上一片“難聽”兩個字真的刺眼,確實王一博在唱歌方面不擅長,但是他的音色確實不錯,只是說風格有限,和這歌不太搭調,但也過得去,怎麼也扯不上“難聽”二字。王一博不擅長唱這類型的歌曲,有點勉強,但是整首歌還不錯了,特別配上歌詞,已經能想象劇情出來以後再聽會很不一樣。我喜歡聽廣播劇,廣播劇的主題曲經常會有主役版,就是配音老師的合唱版本。

往往我都更喜歡這一版,覺得由角色扮演者來唱更有代入感更深情。雖然請來的歌手們唱功肯定是更好的,更利於安利。說到這我大膽說一句,其實聽這歌的時候我腦子裏想象的是奶茶倫的唱腔,想着他用青花瓷煙花易冷或者東風破的嗓音來唱這首,感覺會更有味道。就真的還好了,畢竟大多數電視劇插曲ost都是平平無奇的,也不能就要求王一博一曲大爆出圈吧。我喜歡歌詞,其實曲子也還行,就是調太高,一博適合唱調低一點的,作曲編曲的人估計按照調高一點的人做的,一博降一兩個唱會好一些。

有的感覺唱不上去,或者用假聲,所以纔有人說不好聽吧。但其實這種歌,類似神話或者陳情的主題曲,都是意境,能讓人安靜聽歌就好,這時候唱的特別好反而會影響人聽歌。就有點像韓紅孫楠唱神話就不太好,她們的唱功反而影響了歌的意境。我覺得陳奕迅唱這種歌就,沒人能比嗎?不是唱歌像訴說,其實一博唱這種歌有潛力,有點訴說的意思,就差了點技巧。這個歌的確聽着不在一博最舒服的音域。不過他投入的感情,配合歌詞的意境,還是能引人聽進去。

我記得好像是他做練習生的那幾年,正好趕上他的變聲期,所以他在聲樂技巧這方面其實受過的專業訓練不足,加上他的嗓音條件在五個人裏不是突出的,所以他一直以舞蹈和rap爲主。但是他唱歌和他跳舞一樣,懂得如何調動情緒,沉浸式的唱法更貼合歌曲的意境,雖然他的無感和龍拳都很棒很炸,可是我更喜歡他的年少心事,給媽咪,那種帶着情感的娓娓道來,更吸引我,這首也是。作爲一首古風歌曲不是很驚豔的那一類,調子有點兒平。但正這種是娓娓道來的淺吟低唱,才能讓人把情緒很自然帶入,帶着我的背景音樂重刷原著去了。

其實,好聽或者難聽都是比較來的,如果不是王一博,是一個普通演員,給一部自己出演的電視劇唱一首插曲,估計沒人會嘲。大家期望值太高了,他可是王一博哎,一首插曲賣幾百萬,不是大神級別的神曲怎麼行。其實能讓所有人第一次就驚豔到的歌曲,除非是青花瓷級別的歌曲,真沒有了。還有聽歌是非常個人偏好的事情。所以有人說好聽不好聽,其實也沒什麼要緊的。這首歌不是一聽就很驚豔的那種,後面是難聽火速上熱搜,比王一博出新歌的熱搜還要猛烈。

我看了一下評論,有的說太抒情了,像情深深雨濛濛,不夠武俠,有的說沒感情,太乾了。一首歌竟然能讓人有着截然相反的感受,這也是歌曲的魅力啊。這歌有這麼大魅力嗎?一千個人裏面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電視劇插曲要配合劇情食用更好,我是一向很喜歡古風,特別是影視ost,從涼涼到左手指月到知否到初見,我都非常喜歡聽,但是沒有一首是第一次聽就喜歡的,而是在追劇看劇後才漸漸喜歡的,希望有翡趕快播吧,王一博的低音炮還是很戳我。之前不忘出來的時候,沒人吐槽難聽吧,因爲王一博那時候糊啊,誰關心他出個什麼歌啊。

古風歌曲,傳唱度高的一般都是調子特別高,有戲腔的那種,特別能令古風愛好者熱血沸騰。比如左手指月,初見,牽絲戲之類的,我在軟件上唱這類歌評分特別高,但是王一博的歌我K歌評分一般都都不及格。嗚嗚,低音太難了。我本來聽着聽着就算了,等着劇播。熱搜一番,我反而感覺到了其中曲折蜿蜒的情感。越來越順耳。已經和很多痘印神曲放在一起循環播放了,別有一番韻味。再次感嘆一下,這可是王一博啊,給他安排一個神曲,可以找人和戲腔啊,比如我,哈哈,想聽低音炮抒情奶音飆高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