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出过本画册,《亚细亚大观》,拍了很多中国的照片,山川建筑,风土人情,包罗万象,配以日文说明,行销其国内。

1936年左右的一册里,有几张湘潭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湘潭的城墙,被一些书引用过。我手头《文化湘潭》里,选的就是这张。

(湘潭城墙)

今天,就来讲讲湘潭城墙的故事。

湘潭县有两县。

一在衡山以东四十公里,至唐朝天宝八年,迁到洛口,也就是如今的易俗河。

但此地较为狭窄,处于湘江、涓水之汇之处,夏天暴雨容易导致县城水淹,尽管,经唐朝两百余年,经济有所发展,在唐诗中有所体现,然延至宋朝,县城已出现长200余米的大塘,这里已经无法承担县城的功能了。

因此,宋朝初期或宋神宗时,迁往江北的宋家桥,《文化湘潭》里这样写道:

湘江至此,水凡九曲,形如弓字,行二百四十余里,通行无阻……北岸南望,既绝了水患,又可见江面宽阔,直通涟水。水陆均很发达,可越五岭而达粤桂。内地的茶叶,汇集于湘潭而发往广州出口;外洋的商品,从广州到湘潭而行销内地。

自此之后,湘潭依水陆之便,数百年间,重要程度,远胜长沙。

湘潭就于湘江的大弯之内发展,县城之地,仍然时有水灾。

湘潭因商贸发达而被称为小南京,地位日益重要,安全不容忽视,拆木栅而建城墙,既可防水灾,又能御刀兵。

明朝万历二年(1574),巡抚赵贤要求湘潭知县吴仲建筑城墙。

丈量土地,计算土方,筹集银钱,准备人力,两年后,城墙开建。

一开始,所建为土墙,也就是将土压紧,一层层往上升。但难耐雨水,容易倾颓,于是,又于土外砌砖。

万历四十二年重修;

崇祯年间,代理知县李犹龙再行加固,且加建了城堞。也就是大家古装打仗片里,看到的那种可躲在后面做挡箭牌的城垛子。

(剧照)

然,明清鼎革,湘潭被火,城墙七零八落,小南京再次陷入低谷。

清朝建立,政局渐稳,湘潭城墙多有维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二十五年的湘潭县令秦鑅(音:横),鉴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水浸城圮”,如今已“城垣颓落……计城周围一千三百三十二丈,仅存者三百余丈,而拆裂者复居其半”,难于保境安民,因此对湘潭城墙进行了大修。

此次消耗青砖729.6万余口,费时8个月,花去银钱24000余两,皆出自官库,“不费民一钱而高墉崇隆”。

在赞颂了康熙“圣治之隆,百废俱兴”之后,他反思“宋、明之久不能城,亦非尽国家之贫弱也”,只因“宪府以为细故而不察,氓庶以不己脧而不问”

一句话,墙城修不好,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不论官民,都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得过且过。

(湘潭城)

对知县来说,反正做个几年就走了,做不做都有人讲来讲去,何必多事?

对百姓而言,烂了也不是我一家受灾,无所谓。

之后几百年,有修有建,直到1930年代,虽然墙缝之间已生出篷篷杂草矮木,但从照片来看,城墙还是相当完整坚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