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出過本畫冊,《亞細亞大觀》,拍了很多中國的照片,山川建築,風土人情,包羅萬象,配以日文說明,行銷其國內。

1936年左右的一冊裏,有幾張湘潭的老照片,其中一張,是湘潭的城牆,被一些書引用過。我手頭《文化湘潭》裏,選的就是這張。

(湘潭城牆)

今天,就來講講湘潭城牆的故事。

湘潭縣有兩縣。

一在衡山以東四十公里,至唐朝天寶八年,遷到洛口,也就是如今的易俗河。

但此地較爲狹窄,處於湘江、涓水之匯之處,夏天暴雨容易導致縣城水淹,儘管,經唐朝兩百餘年,經濟有所發展,在唐詩中有所體現,然延至宋朝,縣城已出現長200餘米的大塘,這裏已經無法承擔縣城的功能了。

因此,宋朝初期或宋神宗時,遷往江北的宋家橋,《文化湘潭》裏這樣寫道:

湘江至此,水凡九曲,形如弓字,行二百四十餘里,通行無阻……北岸南望,既絕了水患,又可見江面寬闊,直通漣水。水陸均很發達,可越五嶺而達粵桂。內地的茶葉,彙集於湘潭而發往廣州出口;外洋的商品,從廣州到湘潭而行銷內地。

自此之後,湘潭依水陸之便,數百年間,重要程度,遠勝長沙。

湘潭就於湘江的大彎之內發展,縣城之地,仍然時有水災。

湘潭因商貿發達而被稱爲小南京,地位日益重要,安全不容忽視,拆木柵而建城牆,既可防水災,又能御刀兵。

明朝萬曆二年(1574),巡撫趙賢要求湘潭知縣吳仲建築城牆。

丈量土地,計算土方,籌集銀錢,準備人力,兩年後,城牆開建。

一開始,所建爲土牆,也就是將土壓緊,一層層往上升。但難耐雨水,容易傾頹,於是,又於土外砌磚。

萬曆四十二年重修;

崇禎年間,代理知縣李猶龍再行加固,且加建了城堞。也就是大家古裝打仗片裏,看到的那種可躲在後面做擋箭牌的城垛子。

(劇照)

然,明清鼎革,湘潭被火,城牆七零八落,小南京再次陷入低谷。

清朝建立,政局漸穩,湘潭城牆多有維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二十五年的湘潭縣令秦鑅(音:橫),鑑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水浸城圮”,如今已“城垣頹落……計城周圍一千三百三十二丈,僅存者三百餘丈,而拆裂者復居其半”,難於保境安民,因此對湘潭城牆進行了大修。

此次消耗青磚729.6萬餘口,費時8個月,花去銀錢24000餘兩,皆出自官庫,“不費民一錢而高墉崇隆”。

在讚頌了康熙“聖治之隆,百廢俱興”之後,他反思“宋、明之久不能城,亦非盡國家之貧弱也”,只因“憲府以爲細故而不察,氓庶以不己脧而不問”

一句話,牆城修不好,不是因爲沒錢,而是不論官民,都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得過且過。

(湘潭城)

對知縣來說,反正做個幾年就走了,做不做都有人講來講去,何必多事?

對百姓而言,爛了也不是我一家受災,無所謂。

之後幾百年,有修有建,直到1930年代,雖然牆縫之間已生出篷篷雜草矮木,但從照片來看,城牆還是相當完整堅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