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察哈爾右前旗村民李聚寶今年64歲

從事蔬菜種植將近四十年了,

一直喜歡鑽研學習,

靠着自己買的書籍和電視上的農技講解節目,

成爲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

這些年自學研究嫁接南瓜和黃瓜

培育了吸水性強,耐乾旱,抗病毒,口感脆甜的黃瓜新品種,

生長期從3個月到6個月,

產量翻一番。

一棚收入達到4萬多元!

一起跟小蔬來看看什麼技術這麼牛?

嫁接優勢!

嫁接技術是黃瓜生產栽培中克服連作障礙、提高植株抗逆性、防治黃瓜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獲得高產的一項主要技術措施。嫁接後的黃瓜抗逆性增強,具有耐低溫、耐高溫、耐澇、耐旱等特點。嫁接苗根系發達,生長勢強,側枝發育正常,結瓜穩定,並能連茬,在黃瓜大田生產上使用嫁接技術可以達到增產、防病、提高黃瓜自身的抗逆性等諸多優勢。

1、有利於克服連作障礙

黃瓜專用砧木黃籽南瓜對黃瓜枯萎病和疫病具有高度的抗性,對枯萎病菌幾乎免疫。因此,黃籽南瓜作砧木與黃瓜嫁接後,可以克服土壤連作障礙,防止根部病害發生。在其它防病措施配合得當時,嫁接黃瓜對枯萎病的防效可達到100%。另外,嫁接黃瓜對黃瓜疫病和根線蟲病等也有較好的防效。

2、提高植株抗寒力

在冬季日光溫室生產中,往往由於土溫低,長勢弱,尤其是連續數日陰天,土壤淺層長時間處於10℃左右,是造成死苗的主要原因。南瓜根系抗寒性強,同時深根性的南瓜根系,可以利用土壤深層較爲穩定的土溫,這是連陰天嫁接黃瓜仍能維持生命活動的最主要原因。

3、擴大根系吸收範圍和能力

南瓜根系強大,入土深,吸肥吸水力強,生長勢強,豐產潛力大。4、有利於提高產量

由於嫁接黃瓜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強,植株營養生長旺盛,病害及生理障礙的發生程度減輕。黃瓜不宜早衰,生育期明顯延長,拉秧期推遲。一般冬暖型溫室內嫁接黃瓜在正常管理情況下,生育期在7至10個月,商品瓜採收期比未嫁接的黃瓜延長2至3個月,提高了黃瓜的總產量。

5、有利無公害蔬菜生產

嫁接黃瓜的品質、風味、瓜條的形狀及商品價值與未嫁接的黃瓜沒有明顯的差異。嫁接黃瓜由於抗病性增強,可減少農藥的用藥次數和用藥量,從而減少了黃瓜內的農藥殘留以及對環境的污染,還能降低勞動成本和勞動強度,保證了瓜農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如何操作?

一、嫁接準備

將接穗品種和砧木品種種子分別進行溫湯浸種消毒處理,採用無菌水進行催芽,並根據接種方法確定播種時間和播種方式,一般南瓜提前2~3天或同期播種育苗。據不同蔬菜種類確定合理的接種時間,一般黃瓜播種10~12天后,就可以進行嫁接。嫁接適宜形態爲黃瓜苗子葉展平、南瓜苗第一片真葉長1釐米左右。

二、嫁接操作

(1)砧木處理:在離子葉節0.5~1釐米處的胚軸上,使刀片與莖成45度角向下削去上半部分。

(2)接穗處理:接穗在子葉節或是子葉節下1~2釐米處,自下而上呈45度角向上切取接穗。

(3)立刻將接穗的切口與砧木切口進行貼接,用嫁接夾夾住接口處。

三、嫁接後期的管理

嫁接苗及時擺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覆蓋遮陽網的小拱棚,用噴霧器噴施50%的多菌靈800倍液一次,以防接穗萎蔫和傷口感染。

前3天:遮陽率要達到100%,並覆蓋薄膜小拱棚,保持密閉狀態,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白天控制25-30℃,夜間18-20℃。

第4-7天:每天早上、晚上讓苗牀接受短時間的弱光照,並可適當放風,降低棚內的空氣溼度,放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的長短,以黃瓜苗不發生萎蔫爲標準。期間依小拱棚內溼度大小,每天對嫁接苗噴霧1-2次,其中一次噴500倍的百菌清,以預防霜黴等病菌侵染。

第8-10天:一般7天傷口即可癒合,可逐漸延長見光的時間,每天適宜光照的時間以瓜苗不發生嚴重萎蔫爲標準,當黃瓜新葉開始生長標誌嫁接成活,即可轉入正常管理階段。

四、定植前煉苗

定植前5-7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控制在18-20℃,夜間控制在10-12℃。

五、壯苗標準

日曆苗齡(指自播種或出苗開始計算天數,也稱爲苗期)35天左右,生理苗齡3片真葉,嫁接傷口癒合完整,株高10cm左右、莖基部粗0.5cm,葉色濃綠,子葉完整、肥胖、具光澤,根系發達、根色潔白,無病蟲害。(文/長江蔬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