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1+1丨11月CPI,爲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爲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共同關注:11月CPI,爲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新聞1+1丨11月CPI,爲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新聞1+1丨11月CPI,爲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1

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張立羣:價格變動是市場供求關係的表現。經濟增長有一個週期性變動特徵。在經濟上升週期,一般是需求引導供給,這時一般是供不應求,價格漲幅提高。在經濟下行階段,是供大於求,這時價格漲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實際上我國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速下降,GDP增長率從10.3%降到去年的6.1%,今年可能會更低。在這個過程中,從宏觀經濟總量關係來看,總體是供大於求的特徵,在這個背景下,價格漲幅較低是一個基本特點。當然今年價格漲幅較低,還包含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疫情衝擊的影響,特別是在2019年出現了“豬週期”,對食品價格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在2019年,儘管經濟處於下行週期,但去年CPI同比漲幅超過4%。經過各方面工作,它的效果體現,今年豬肉供給顯著增加,所以豬肉價格漲幅顯著下降,“豬週期”的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在很快消失。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形成今年CPI回到經濟增長下行週期的基本特徵。

2

CPI是否會持續下行?

張立羣:中國經濟今年應該是從下行轉到回升的一個轉折點。主要的判斷依據是,過去幾年,我們開始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注重擴大需求。今年疫情的衝擊使需求不足的矛盾加重,所以今年更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特別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這個過程中就包含着中國經濟開始走向回升向上的週期。在這個背景下,擴大內需的效果也會進一步表現出來。企業的訂單會增加,企業的生產形勢會更加活躍。這時市場供求關係,逐步從供大於求向供求大體平衡方向發展,這對未來價格走勢會產生向上的拉動作用。

3

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收窄,工業部門開工率和盈利狀況逐步改善

張立羣:從PPI的走勢來看,它的降幅在收窄,恰恰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生產資料市場、在工業產品市場上在緩解。這個緩解表現爲PPI的降幅出現收窄的變化態勢,這也表明今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之下,在擴大內需方面,在圍繞“六穩”“六保”工作方面,我們所做的各項努力,它的效果正在越來越多表現出來。所以需求不足的問題正在不斷得到克服、得到解決。所以整個擴大內需政策的效果,在支持整個市場供求關係,向着供求均衡的方向轉變。 

4

從老百姓的角度看,CPI漲幅下跌,物價下降,是好事嗎?

張立羣:CPI漲幅下降,其實從民生角度來看,首先表明供給的保障水平比較高,特別像一些基本生活品供給比較充裕,這一點是非常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從企業來看,價格水平的下降,它的生產困難會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產品銷售不暢,這時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它的發展不好就會對就業、對居民收入帶來另一個方面的影響。所以,要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個是要保障就業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保持價格大體平穩。這時我們必須要通過宏觀調控,使得整個經濟達到一個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

5

豬肉價格對CPI影響很大,豬肉價格什麼時候能穩住?

張立羣:從今年來看,豬肉價格漲幅下降是很快的,這表明了我們增加生豬供給的各項政策效果在較快顯現。但在這基礎上,也要注意到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對豬肉的生產有負面影響。怎麼讓生豬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大體平穩,儘量使它的週期性波動特徵淡化,使整個豬肉價格有一個長期平穩的基礎,這很重要,所以要把市場價格的調節和整個生豬生產的發展協調好,這裏有很多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抓細抓實。

6

如何提振消費,讓老百姓敢花錢?

張立羣:今年的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第一季度消費同比負增長19%。雖然隨着疫情防控成效越來越明顯,人們活動的自由度不斷增加,消費市場在恢復,但到目前爲止消費仍是負增長。所以下一步要在疫情防控、精準防控能力的提高上,進一步取得積極進展,讓人們活動的自由度進一步加強。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保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的購買力進一步提高,使整個消費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回暖,進一步活躍。在這個基礎上,整個CPI的平穩變動特徵可能會越來越明確。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