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兩位宇航員在月球表面上停留了三天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月球上活動時間最久的一次,也是目前爲止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

48年過去了,宇航科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爲什麼美國不再去登月呢?是美國不敢,還是沒有能力,又或是有其他不爲人知的原因呢?這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美國極力想要登月的緣由

這個問題先要從美國當年爲什麼要登月說起。1957年,蘇聯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個毫無徵兆的科技突破深深地震撼了美國。四年之後,蘇聯又把世界上第一位人類成功送入太空,這更加刺激了美國的神經。

在太空競賽的初期,美國完全處於下風。爲了扭轉落後的局面,美國在加加林飛上太空之後,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要在10年內把第一位人類送上月表。

爲了實現這一宏大目標,需要足夠強大的火箭,才能把人類送上月球,並帶回地球。在馮·布勞恩的帶領下,NASA研製出了土星5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它的起飛重量達到了3000噸,近地軌道的有效載荷高達140噸,地月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爲49噸,它的運轉能力至今仍然未被其他火箭超越。

載人登月的方案

在選擇登月模式時,NASA最初提出了直接登陸月球,並直接從月面返回地球的方案,但這種直飛方案需要極其強大的土星C-8火箭。按照設計,土星C-8火箭的起飛重量將要達到4770噸,地月轉移軌道的有效載荷達到了74噸。

考慮到成本和製造難題,比土星5號還要大一圈的土星C-8火箭被捨棄掉,NASA轉而研製土星5號。於是,載人登月的方案最終確定爲了月球軌道交會方式。

根據這一方案,阿波羅飛船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指令艙、服務艙與登月艙。阿波羅飛船通過地月轉移軌道飛向月球,然後被月球引力俘獲,進入月球軌道。接下來,登月艙分離,帶着兩位宇航員登陸月球,另一位宇航員則駕駛指令艙/服務艙繼續繞月飛行。

登月艙又可以分爲兩部分,分別是下降級和上升級。在登月時,下降級啓動反推火箭,讓飛船着陸月球。當離開月球時,下降級將會作爲發射平臺,上升級啓動火箭,獨自帶着宇航員飛離月球。

登月艙上升級進入月球軌道後,將會與指令艙/服務艙進行對接。宇航員返回指令艙/服務艙後,上升級將會分離。之後,指令艙/服務艙點火,啓程返回地球。

我國的嫦娥五號去月球採樣返回的方式也是類似於此,這表明當年的阿波羅載人登月方案確實行之有效,阿波羅登月並不是什麼騙局。未來,我國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式進行載人登月。

美國不再登月的真相

美國先後成功進行過6次載人登月,但自1972年的阿波羅17號之後,美國再也沒有進行過登月。這背後的最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巨大的投入沒能獲得可觀的回報。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當年累計耗資高達254億美元,這相當於目前的1560億美元。雖然月球上有寶貴的氦-3,能夠用於可控核聚變,但目前人類並沒有這樣的技術,貧瘠的月球在目前並不能帶來巨大的回報。

由於耗資巨大,並且在太空競賽中已經取得了想要的結果,NASA取消了原計劃中的阿波羅18、19以及20號任務。此後,NASA把主要精力轉向了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設以及深空探測。

在阿波羅任務之後,NASA發射了一系列的無人探測器,相繼造訪了太陽系中的各大行星,以及遙遠的冥王星。不僅如此,NASA還有五艘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星際探測器。可以說,NASA在太空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離不開阿波羅計劃打下的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