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第一分部所屬部隊,前進到朝鮮江東郡三登地區安營紮寨。三登是朝鮮中部公路、鐵路並行的交通樞紐,是志願軍中部戰線儲運軍用物資和轉運傷員回國的戰略要地。1951年4月8日,敵機在此處發現了我軍的作戰物資,便對三登一線狂轟濫炸。這次轟炸,引起志願軍司令部首長的高度重視,不久調來了高炮24營,擔負起三登一線的防空任務。

一次我軍得到情報,敵機要對第四大站(儲運軍用物資的單位)進行轟炸。臨戰的高炮24營,研究了幾套作戰方案。天剛矇矇亮,36架敵機在一架直升機的指揮下,對我倉庫駐地俯衝掃射、投燃燒彈、炸彈,妄圖毀我軍用倉庫。然而高炮營早已嚴陣以待,我方瞄準一架敵機開炮,只聽天空“轟”的一聲,一架剛要向下俯衝的敵機被擊中起火爆炸,其中還有3架帶着累累傷痕倉皇逃竄。

不甘心失敗的美軍不斷襲來,戰鬥愈來愈激烈。共產黨員丁成、四班長劉志新、二炮手張志徳等同志相繼負傷,堅持不下火線;三炮手趙鏡的左臂被彈片打斷了,當趕來搶救他的衛生員把他抬上擔架時,他還舉起沒有負傷的右臂高喊着:“同志們!不用爲我擔心,狠狠地打擊美國空中強盜,沒有血的代價是換不來勝利的!”“爲負傷的戰友報仇!”沒多久,兩架敵機又被擊中,拖着長長的黑煙,掉到山溝裏爆炸了。

這次戰鬥,整整進行了一天,以我勝敵敗而告終。全天共擊退敵機28批、292架次的猖狂進攻,擊落敵機9架、擊傷18架,給敵人以慘痛的教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