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近期欠缺方向,看來假日心態已在市場蔓延,基金以少做少錯爲主,而散戶已沒有早前的熱情,整體行情難再突破,資金只以個別板塊輪動爲主。不過,今年最大型新股京東健康,算是有交代之作,反映今年的新股,勝算仍是較高,惟大幅賺錢就成爲過去了。

恒指11月份大升9%,原以爲12月可以乘勢再上,挑戰高位。然而,短線動力漸失,資金轉爲審慎;還有ATMX股價高位反覆,調整期未完,在沒有領袖股的帶動下,恒指便顯得徘徊不前。

原本螞蟻集團是今年最大型新股,暫緩上市後,京東健康取而代之,集資約270億港元(下同),吸引超過80萬人認購,凍結資金近5700億港元。2020年,醫療及線上商業是兩大投資主題,京東健康就是要建立最完整、全面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生態,且是內地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爲29.8%,具備最熱的投資概念。因此,京東健康備受關注。

京東健康上市最高估值約爲2,000億,而在京東健康招股期間,同類股份阿里健康(241)卻被炒高兩成,已看到資金操作的手影。在京東首掛時,阿里健康的市值已高達3000億以上,顯得京東被低估。最後,京東健康首日升由幅高達56%,大幅高於市場預期,而市值亦超過3,000億水平,與阿里健康看齊。

此外,超大型新股有多個優勢,就是可以透過快速通道進入恒生指數大型股指數,從而很快將成爲港股通一員,北水可買,京東健康自不例外,相信京東健康上市初期的強勢表現,與此不無關係。而且,在大市欠缺明確方向的時候,新股操作也有緩衝作用,讓短線資金有新焦點

回顧今年港股,新股市場值得討論。與過往較多小型新股不同,今年新股的結構屬百花齊,以中型新股爲主,炒供求爲主的創業板及建築股則大量減少,代之而起的是生物醫藥B股、新經濟、雲服務、中概及大型內需等不同類型股份。由於股份質素提高,盈利增長強及行業具想像空間,以致新股回報普遍不俗,打新成熱門操作之一。

當不同行業的新股被推出,新股參予人數也逐漸增多,新股便會顯得擠擁,獲利空間也會被大幅攤薄。今年新股首日最賺錢爲思摩爾,每手達1.8萬港元,而這次京東健康,首日回報只約2,000港元。展望明年,新股市場料仍活躍,因爲還有大量優質中概股迴歸,以及內地新經濟、科技獨角獸等登場,但市場的預期固報,就要從今年的高位有所下調,以反映估值、參予人數及新股數量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