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韋波

這段時間汽車界的大瓜不少,比如特斯拉被判“退一賠三”;比如沉寂了10個月的中保研又“活”了,併發布了最新一期的碰撞測試成績。

其實在我個人心目中,中汽研的C-NCAP就相當於歐洲E-NCAP,或者是美國的NHTSA,而中保研的C-IASI,則和美國IIHS更加類似。

美國IIHS號稱全球最嚴苛碰撞測試,所以C-IASI從誕生開始,就自帶驕傲光環,相對於C-NCAP,C-IASI的殺手鐧就是引入了25%偏置碰撞,很多車型折戟於這項測試。所以,相對於“五星批發部”C-NCAP,C-IASI一上來就圈粉無數,很多消費者對當年C-IASI硬剛大衆帕薩特津津樂道。

結果在C-IASI“復活”之後首次發佈的榜單上,2020款大衆帕薩特“翻身”了。這樣的“翻身”對於C-IASI而言其實是災難性的,因爲老百姓不會理會參加測試的2020款帕薩特相對於2019款測試車型增配了側氣簾,所以車內乘員保護由之前的M變成了現在的G。

C-IASI這些年打拼出來的高高在上的口碑,在瞬間就崩塌於無形。

就在這個時候,中汽研跳出來補刀了——12月8日下午1點,在天津中汽研碰撞試驗室,國內首次公開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試驗進行全網直播。就碰撞的嚴苛程度而言,中汽研的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試驗檯車的撞擊速度達到55km/h,且測試車輛處於行駛狀態……其嚴苛程度絕不在中保研25%正面偏置碰撞之下。

那麼,什麼是“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和傳統的側面碰撞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其意義又何在?

以中保研C-IASI側面碰撞測試爲例,測試車上只有駕駛座和後座左側佈置有假人。而在中汽研“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實驗中,在測試車四個座位上都佈置有假人,其中後座兩個假人還是“兒童”——這就是所謂的“滿載”。如此一來就可以在碰撞中模擬同排乘客頭部相互發生碰撞導致二次受傷的“人體干涉”場景。

中國汽車市場和國外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多人出行在中國更普遍,後座利用率更高,這也是爲什麼中國消費者對後排空間這麼癡迷的原因。基於這樣的原因,國際上很多新車碰撞測試程序所通用的“前後左邊各坐一人”的假人受傷評估模式,就不符合“中國國情”了。

其實各國的新車碰撞測試程序,都是根據各國的國情來設置測試項目的,例如美國NHTSA有側翻測試,因爲美國SUV和皮卡很多,側翻事故率更高;而日本的J-NCAP則有剎車距離測試,因爲日本國土面積小,享受稅費減免且停車方便的K-Car在日本很受歡迎,不過這類呆萌呆萌的小車潰縮區短,其安全性要靠剎車來彌補。

同理,中國的碰撞測試程序也應該符合中國的國情。

說完了“滿載”,再來說說“高速雙向”。在這裏特別強調一下,“雙向”和“高速”必須連起來一起說。

傳統的側面碰撞測試中,測試車輛是靜止不動的——如下圖。之所以將測試車輛靜置,原因其實很簡單——碰撞成功率更高,數據更容易採集,且容易形成對比統一性。當然了,這其實不符合實際用車場景。

衆所周知,日常生活中,十字路口是交通事故高發地段,而且發生的事故不少是車輛正面與側面碰撞。車輛側面是整個車身的薄弱部分,側面碰撞的潰縮區小,衝擊離人體最近,因此發生重大側面碰撞事故時,所造成損失和傷亡往往更大。

所以,這一次中汽研將模擬車輛在綠燈兩起之後,起步加速到18.3km/h,側面與闖紅黃燈的車輛碰撞的十字路口典型交通事故場景——這就是所謂的“雙向”。在這個場景中,測試車輛不再是禁止的,而是運動的。

此外,在全球絕大多數新車碰撞測試程序中,其側面碰撞測試的試驗檯車撞擊速度均設定在50km/h,這一次,中汽研將這一速度提升了10%,達到了55km/h——這在全球範圍內絕對是“高速”了!如果算上垂直方向上測試車輛18.3km/h的車速,碰撞合成加速度相比E-NCAP標準增加了178%,碰撞動能增加了21%!

憑藉“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在全球範圍內獨一無二的嚴苛程度,中汽研在全國網友面前也算是出了一口悶氣。只不過“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未來是否會納入新版C-NCAP標準,就不得而知了。

在這次直播中,所用的測試車是2021款東風標緻508L,儘管東風標緻敢同意這次直播,就說明對自己的產品有自信,但直播這種方式畢竟還是有“翻車”的隱患。所以說,東風標緻的公關部不緊張那是假的。

不過最後的結果讓東風標緻鬆了一口氣,在撞擊後的評估中,2021款東風標緻508L被撞側的車門在碰撞過程中未開啓,而非撞擊側車門的自動解鎖功能生效,車輛的A柱和B柱均沒有發生結構性失效,車身結構保持完整;側面氣囊和氣簾均正常點爆,頭部接觸位置位於氣囊充氣區域,座椅和安全帶均未發生失效。

之前我們提到過,“滿載高速雙向側面碰撞”的合成加速度相比E-NCAP標準增加了178%,碰撞動能增加了21%。在這樣的前提下,相對於試驗檯車碰撞車速50km/h,測試車輛靜置的E-NCAP側面碰撞標準,在碰撞一側所造成的動態最大侵入位移僅增加20mm——即車身變形只往裏多陷入了兩釐米,完全處在潰縮設計範圍之內。

而在乘員傷害評估中,假人得分率達88.75%,其中副駕駛加分項的假人傷害評估取得了滿分的成績,標緻508L的現場評定成績爲優秀,總算沒有直播翻車。

最後,給大家看一組數字:整個2019年,中國國內共發生378781起事故,造成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傷。

沒別的意思,給大家敲個警鐘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