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簡單的街頭採訪,隨機選擇一些年輕人,給他們的問題是:如果沒有父母干預和世俗習慣的影響,你會選擇要孩子嗎?

面對鏡頭,大部分年輕人都堅定地說:不會,不想要孩子。

在我們的印象中,丁克夫妻是很有魄力的一羣人,沒有孩子的“拖累”,生活自由自在,享受着二人世界的甜蜜,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日子過得瀟灑浪漫。

但現實生活中,丁克家庭雖然沒有孩子,仍舊會面臨和普通家庭一樣的困窘,尤其在財產分配的問題上,他們比其他家庭更頭疼。

蘇鈺阿姨和沈伯伯是半路夫妻,兩人相識之前,沈伯伯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還有一個兒子,離婚後,遇到蘇鈺阿姨,兩人相見恨晚,相濡以沫,走過了將近30年的風風雨雨。由於蘇鈺阿姨是堅定的丁克族,沈伯伯也沒有再要孩子的打算,夫妻倆的日子一直過得平淡愜意。

在兩人相繼步入65歲後,養老問題擺在眼前。這一年,蘇鈺阿姨摔了一跤,小腿骨折,動了手術。侄女帶着大包小包的禮物來探望,讓蘇鈺阿姨很感動。

不過,侄女臨走時說了一句話:“姑姑,您這套房子留給我吧,將來我給您養老!”

此話一出,蘇鈺阿姨臉色立刻沉下來:“原來,你來看我,就是爲了房子!我還沒到老得動不了的時候呢,你這麼早就盯上我的財產了!”侄女悻悻地走了。

之後沒幾天,沈伯伯的兒子出差路過,也來探望父親,喫飯席間也問起財產的事,想探探沈伯伯的口風,看看老兩口在錢的問題上是怎麼考慮的,看來也是在打房子的主意。

晚上,老兩口依偎在一起,蘇鈺阿姨說:“以前沒考慮過這些問題,現在咱們老了,不得不好好想了。沒想到,沒有孩子,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將來咱們倆可怎麼辦纔好啊?”

丁克夫妻年輕時拼事業,沒負擔,生活質量較高,但年老後必須要妥善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

我們看到的很多明星等公衆人物,選擇堅持丁克,因爲他們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可以大膽地追求理想,打拼事業。

但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養老始終是個大開銷,年紀越來越大,醫療費用越來越高,資金的準備要提前做好規劃。

另外就是,孤獨肯定是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年輕時沒有感覺,年老時多多少少會感到,精神上有個小缺口。

不過丁克家庭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晚景淒涼”,夫妻倆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一起旅遊一起娛樂,做喜歡的事,有大把的時間陪在愛人身邊,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1)傳統養老院

養老院,是大多數丁克老人的選擇,不過養老院級別不同,條件不同,硬件設施軟件設施都千差萬別,選擇好的養老院,當然要有雄厚的資金做基礎。

2)抱團式養老

這是一種新興的養老方式,幾對夫妻或多個老人,住在一起,飲食起居互相照顧,彼此照應,感情融洽,又有共同語言,可以玩在一起聊在一起,結伴出門遊山玩水,生病住院有人照顧,其樂融融,但同時也要面對同伴的離去帶來的心理衝擊。

3)財產留給旁系子女

不想住養老院,還是選擇自己在家養老的,可以考慮把財產留給旁系子女,侄子侄女,外甥等,走傳統養老路線,由年輕一代承擔責任,給予一定的報償,也是一種選擇。

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考量,不同的抉擇,沒法說哪一種更好,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讓自己的晚年過得舒心,不麻煩別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