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一名1岁女童因误吞了半瓶降压药,导致急性肾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据悉,孩子奶奶有高血压,兜里有降压药。等发现药被孩子误吃时,大半瓶药都没了。十分慌乱的奶奶没有先拨打120送医,而是找了当时正在上班的孩子妈妈。女童吃药是下午2点多,等送到医院时已是下午4点半,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最终不幸离世。

该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舆论场上因“1岁”“女童”“奶奶”“药”等抓取眼球而又充满强烈刺激性的字眼引发了极大的疑虑,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起“谋杀”性质的刑事案件。但是从当前的进展来看,舆论一时之间的信任失衡没有倒逼相关后续的持续追踪,伴随着舆情热度的下降,关注者的愤怒和对真相的渴求逐渐走向平息,原本将要掀起的一场舆论暴力态势也随之销声匿迹。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事件舆情热度整体呈现“几”字形的发展过程,11月19日开始热度值急遽上升至20日到达峰值,21日之后热度值慢慢回落。

从“幼童”到“女童”,舆论信任失衡显现凸显

由鹰击早发现系统舆情溯源可见,11月17日15:44,佛山电视台醒目视频率先报道了“顺德两岁幼童误食降压药 抢救无效死亡”一事,虽然视频中用了“女童”这一身份特征,但媒体的文字报道初期并未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突出强调。直至11月19日10时,@广东台触电新闻 追踪这一事件,报道了更多相关细节,如“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况下”“奶奶并未及时送医救治而是先联系了女童母亲”“误服了有三四十粒降压药”;17时@人民网 据此设置了#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的话题,网络关注重点转移到“女童”身份标签上来;23时@看看新闻KNEWS 报道称“1岁幼童误食半瓶降压药 致急性肾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更低的女童年龄让广大网民唏嘘不已,同时留了舆论更多的想象空间。

网民讨论话题之下,舆论疑虑纵深发酵

民讨论话题以“表达质疑点,表示细思极恐”数量最高,进而“呼吁警方介入调查”,两者占比达到72%。从网民质疑点来看,一是“广东女童”与“奶奶”舆情事件主体的强烈对比引发“重男轻女”的舆论想象,成为加速网络传播的重要推动力;二是“1岁吞咽三四十个苦药片”与生活中孩子吃药困难的实情激化舆论担忧;三是奶奶耽误治疗时间与监护责任心缺失令舆论不满,基于以上三点,网民疑虑进一步纵深发酵。

而这一主要观点也遭到了部分理性网民的批判,或现身说法自己小时候也吃过、或科普“糖衣”不容易崩解、或认为小孩子不能以常理推之等等,反驳奶奶谋杀女童的说法;少部分舆论集中在该事件的反思层面,为保证孩子的安全问题应该改进药品瓶盖的设计、药物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孩子决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此外,还有部分“任何的恶意揣测都是对家人的一种伤害”等的其他中立态度言论。

“被消逝”的舆论暴力背后,舆情为何能平息?

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事件舆情从出现到退潮历时共7天时间,这期间,公众针对该事件已然表现出了谩骂、诋毁、攻击、猜疑等对舆论主体——女童奶奶所进行的言辞十分激烈的揣测和批判,构成了实质意义上的舆论暴力,如果不加干预,这种舆论暴力有可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界限,给沉浸在悲伤中的不幸去世的女童家属造成更加密集的舆论压力与精神伤害。而伴随着舆情平息期的到来,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事件引起的网络舆论暴力同样“被动地”销声匿迹了。

在信任失衡导致舆论暴力状态下,为何该事件舆情仍能平稳着陆?一方面,就事件本身而言,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属于一起社会民生舆情,且来龙去脉和个中缘由相对简单单一,除了“重男轻女”标签化特征触及舆论疑虑之外,与普通网民关系不是非常密切,其所引发的悲剧同情和孩子不幸的共情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受七天传播定律的影响,舆情生命周期的长短有其普遍的影响因素,女童误服降压药不幸身亡事件的舆论质疑讨伐态势并没有引发官方和媒体的任何回应,一定程度上造成“舆情烂尾”,网民注意力自然难以为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