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Angelababy楊穎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消息衝上熱搜。

消息一出,評論區引起一片轟動,大多網友都對她的當選提出了質疑。

還有一些人留言,稱連張學友都沒選上,baby是怎麼混上去的?

今天小編不評判baby是否有資格,小編想說的是,張學友怎麼就沒當上過?

張學友的音樂陪着三代人走過了漫長時光。

多少人在他的歌裏聽到了老中青三代人對感情的執着和對那份聲音迷戀的無法言說。

他,歌聲遍及世界,首首經典,半生歌唱不停歇,被歌迷奉爲“歌神”。

張學友是流行音樂領域的巨星和先行者,他的影響力覆蓋全球華人社會及東南亞,20世紀90年代在華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迴盪。

他是亞洲及華人第一個獲得美國音樂華人最高獎項(95年獲得世界華人銷量最高獎和非華人區最受歡迎華人獎、96年獲得世界十大最關注歌星)

他還是華語樂壇中第一個舉行世界巡迴演唱會的華人,並保持華語樂壇連續開演100場的紀錄。

曾有國際機構做過統計,在1995年的統計中,張學友的唱片銷量數僅次於美國歌手邁克爾·傑克遜,名列世界第二。

由於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因此他的巔峯時期被認爲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很大的時期,他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和媒體的關注,美國權威的音樂雜誌《告示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爲張學友的崛起,而開始關注香港流行音樂。

歌神人品好,是個好青年。

1997年,華語樂壇第一部流行音樂劇——“雪狼湖”出世,開創了流行樂壇的新紀元,絕對影響深遠,在華語樂壇中必然會寫下重重的一筆。而且雪狼湖更是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書寫了在紅館這種大型體育館連開四十多場的紀錄。

想想在香港這種小地方,一次性連開四十多場的音樂劇演出,這是多麼震憾,無與倫比的記錄啊。在當年迴歸後,學友被“時代週刊”評爲香港特別行政區25大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以一個流行歌者在公衆中有如此地位,只能用超然來形容。一個影響力已經超出歌壇範疇式的成功人士。

1998年,張學友毫無疑問榮獲了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

1999年憑着自己對華語樂壇的突出貢獻,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榮獲由國際青年商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他再次以歌藝成就登臨這一權威,對世界所有成功年青才俊所設的獎項之上,是華人演藝界中繼成龍之後的第二人,亞洲流行樂壇的第一人。成就之高已經把華語樂壇帶到了亞洲流行界霸主的地位。

2008年,成爲奧運會聖火在香港傳遞的火炬手。

2003年至2009年擔任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

他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他舉辦過很多慈善活動。資助過貧困地區受艾滋病影響的孤兒。

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作風低調、性格隨和的人,在圈內素有“好好先生”的美譽。

當年,美女李若彤說:“他特別喜歡照顧新人,完全沒有大明星的架子”。

這樣的青年,上帝應該讓他多青年幾年。

最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看baby,她有什麼突出貢獻了?

是音樂?還是影視?亦或是綜藝?

不要跟我說她做過慈善,探望空巢老人等,比起韓紅,古天樂等藝人來說,她那些算什麼?更別說她是靠摳圖,說數字賺來的,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好幾千萬的片酬。

我也不想多說啥,大部分觀衆心裏明白就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