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邊防官兵零下20℃巡邏路上喫自熱火鍋#的新聞登上了熱搜,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自熱火鍋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讓人隨時隨地都能喫上熱騰騰的火鍋。近幾年,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懶人經濟興起,以自熱火鍋爲代表的自熱食品作爲方便食品市場的後起之秀,加速出圈,尤其是今年自熱食品銷售表現十分搶眼。然而,自熱食品安全“小意外”也時有發生。

近幾年,自熱食品異軍突起,尤其是2020年受到“宅經濟”的影響,再加上單身和非單身羣體的“一人食”消費場景都在增長,爲自熱食品市場擴增再添“一把火”。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約爲35億元。而在“懶人經濟”的驅動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或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0億元。

隨着自熱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不少企業競相進入“賽道”,行業競爭趨於激烈的同時,產品品類和口味不斷豐富。目前,市面上自熱食品有常見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自熱煲仔飯、自熱拉麪、自熱米線,還有自熱骨湯、紅油麪皮、酸辣粉、燒烤等新品,爲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和不同味蕾要求。

多品類的自熱食品無疑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味蕾需求,但是不排除個別企業生產的自熱食品質量不過關或者用戶操作不當等存在安全問題。更何況目前還沒有專門用於自熱食品統一的行業標準,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也是行業發展的一大短板。不過,地方標準《自熱式方便火鍋生產衛生規範》在川強制執行,對於提升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常自熱食品生產主要涉及食材、料包、發熱包、餐具包裝袋等4個方面,其中,使用安全性關鍵在於發熱包。據瞭解,當前發熱包的成分主要有三種,由於未有統一的團標加以約束,熱包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日前,《食品用發熱包》團體標準發佈並實施,明確了發熱包原材料組成、技術要求等,確保發熱包操作使用安全。

爲了進一步保證自熱食品使用安全和食用健康、營養、安全,氣調包裝、鋁箔容器、風味提取技術等新產品、新包裝、新技術不斷湧現。據瞭解,自熱食品採用氣調包裝技術,通過先進的真空氣調包裝機充入混合氣體進行保鮮包裝,達到鎖住風味、營養和品質,延長保鮮期的目的。而錫箔包裝材料具有導熱性好、安全性強、環保性以及乾淨、衛生等特點,也讓自熱食品加熱更高效、健康、安全。

除了行業標準、先進技術的加持,消費者也應提高安全意識,從正規渠道購買自熱食品,食用前應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嚴格按照提示內容操作。與此同時,使用前,還要檢查發熱包是否破損,以及檢查出氣孔是否處於被堵塞狀態。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在相對密閉、狹小環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隨着“單身經濟”和“懶人經濟”的出現,“一人食”經濟還將持續升溫成爲新的風口,自熱食品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也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自熱食品加工企業在持續角逐市場的同時,更要不斷進行產品優化升級,通過技術創新和應用,提升產品安全性,保證自熱食品健康、營養、安全,讓消費者能夠安心、放心地喫美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