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體式水冷在CPU散熱領域已經非常普遍了,AIO一體式水冷因其簡單方便的安裝過程,良好的散熱效果再加上一定的保修年限逐漸贏得了玩家們的信任,雖然說極限散熱效果不如分體式水冷,但勝在入門門檻低。

時過境遷,如今電腦中的發熱大戶已經逐漸的從CPU轉移至GPU了,這十年顯卡的性能提升幅度遠大於CPU的提升,同時功耗也是一直在增長,以前的雙風扇風冷散熱器很難壓得住現在的旗艦級顯卡了,基本上用料好一些的旗艦級顯卡都是三風扇+多銅管散熱,在長度以及厚度上都對機箱提出了新的挑戰。

ID-COOLING作爲一個在水冷、風冷散熱器都頗有建樹的散熱器廠商,很早就看到了玩家們的痛點,在幾年前就推出了ID-COOLING FROSTFLOW和ICEKIMO兩代 240 VGA AIO一體式顯卡散熱器,在DIY市場上引起了不少玩家的注意,不少玩家爲了免受顯卡高溫、大風噪的襲擾就選購了這款一體式顯卡水冷散熱器,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超能網還曾經對第二代的ICEKIMO產品進行過評測。

現在與時俱進,ID-COOLING正式推出了這個系列的第三代產品-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改良,讓我們通過下面的評測一起看看新型號的實際表現吧。外觀設計賞析

首先是產品外包裝,這是一個非常碩大的盒子,整體依舊採用ID-COOLING的祖傳黃黑配色,包裝中央就是今天的主角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顯卡水冷散熱器,右上角還寫着幾大板廠的RGB效果支持LOGO,看樣子這款散熱器的燈效完全不用擔心,支持與主板同步的5V3針的ARGB燈效。

包裝裏的配件比較多,我們一個一個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次的“一體化24025風扇模塊”,ID-COOLING在一開始就直接將兩把風扇合二爲一了,這種一體化設計能提供更好的效能、更便利的安裝過程、以及更少的線材數量,顯著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這兩把“24025”風扇的基本參數如下:風扇轉速爲900-2000RPM、MAX風量爲56.5CFM、24025風扇採用雙滾珠軸承,供電接口爲4PIN外帶一個5V3針的ARGB接口,可用於主板聯動燈效。此外,整個“一體式24025風扇組”的尺寸爲245mm*120mm*27mm。

緊隨其後的就是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顯卡冷頭+泵排一體的240冷排了。與之前兩代產品外形都是不規則的多邊形設計不同,這次的顯卡冷頭設計還是比較方正的,顯卡冷頭的金屬鐳雕外殼質感相當不錯,一個大大的“X”位於風扇側面,填補了右側的空白。

再來細看顯卡冷頭背面,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依舊採用水冷+風冷的融合散熱方案,AIO冷頭銅底直接帶走GPU核心的熱量,輔助風扇直吹顯卡PCB,爲其餘的零部件例如顯存、和VRM等降溫。(這個時候就看出來HBM的好處了)

冷頭左側這款小風扇代號“9215”,風扇轉速爲800-2500RPM,MAX風量爲44.3CFM,風扇的軸承採用HB液壓軸承,壽命更持久更耐用。整個冷頭蓋的尺寸爲218mm*108mm*31.7mm。

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在冷頭的固定位置做了新設計,有三檔調整空間,通過調整冷頭與金屬外殼的相對位置,可以間接的控制風扇與供電模塊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其表面覆蓋的散熱顆粒獲得充足氣流。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又一優化改進就是更換了水管的走向,之前的兩代散熱器水管都是從PCB側面穿出,但到這一代爲了顯卡側面的美觀度,水管改爲後出,配合金屬鐳雕外殼,質感與兼容性俱佳。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冷排,這次的冷排是240的鋁排,尺寸大小爲285mm*120mm*30mm,它可以直接與之前的雙風扇模塊“合體”,乍一看沒啥特殊的,但其實這塊冷排內部另有玄機。

沒錯,整套系統的核心-水泵就在冷排中,這種泵排一體設計可以讓動力前移,水流更容易通過冷排水道,從而加速熱交換。水泵的工作電壓爲12v,額定轉速爲6500RPM,水泵流量爲240L/H,水泵揚程爲1.8m水柱,工作噪音≤24.0dB(A)。

在配件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是比較全面的,對於支持的顯卡都配備有專門的扣具、如果你的顯卡本身就自帶散熱片那是最好的,沒有的話也不要擔心,在顯存與MosFET的部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也提供了散熱片讓玩家貼合,高效排出熱量。此外,配件還有RGB擴展線、供電擴展線以及一管硅脂。

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後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爲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安裝體驗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安裝

本次安裝我將以AMD Radeon RX 5700 XT爲例,進行詳細水冷散熱器安裝演示,之後還準備了其餘顯卡的兼容性測試。

公版的RX 5700 XT造型還是很漂亮的,渦輪風扇上方還擁有一個彎折設計,官方宣傳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進風量優化散熱。但其實這個實際意義大於實際,我們都知道這張卡的散熱能力還是比較差的,這個設計沒能起到什麼關鍵性作用。這裏故意彎折的意義其實更多的是RDNA架構宣傳的Slogan“Bend The Rules”打破(掰彎)規則的表現,因此爲了測試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選擇這張卡最合適不過。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側面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PCB

在拆卸下來PCB之後,我們要對原裝的石墨烯散熱片殘渣進行清理,並使用新的硅脂均勻的塗抹在GPU核心上,同時把供電MosFET、顯存都要使用自帶的導熱片貼好,防止這些元器件過熱燒燬,這裏可以看到原裝MosFET上自帶的導熱貼大小正合適我們就不用再額外貼合導熱片了,只需要在顯存上貼上導熱片即可。

顯存上的導熱片細節

我們使用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自帶的螺絲包找到四個背板螺絲擰緊固定好,確保顯卡核心與純銅底座可以完全貼合。

我們再把240冷排與之前的風扇用螺絲固定好,整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安裝過程就完畢了。

安裝後RX 5700 XT正面

安裝之後我測量了一下“新顯卡”的尺寸,由於散熱器本身比PCB還要短小,其實長度上沒有什麼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散熱器的高度會高出21mm,這個範圍應該可以被大多數機箱側板所兼容,但是ITX機箱就不一定了,尤其是非A4的ITX,選購之前一定要看好顯卡本身的高度再加上21mm看看是否有冗餘空間。

安裝後RX 5700 XT側面

安裝在機箱頂部

我們考慮到大多數人使用的機箱水冷支持都是前置360加上頂部240/280的組合,因此這次的實際安裝選擇了先馬的易大師機箱進行舉例,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支持頂部安裝,這個時候CPU散熱器要麼選擇風冷,要麼選擇安裝在前面板。

安裝後在機箱前部

當然你也可以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240冷排直接放到前面板,但是此時注意一定要像圖中一樣把帶有水泵的一端朝下,這樣可以最大化散熱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安裝在機箱底部,這個時候對機箱底部的電源可能會有一定的散熱壓力,總之最好的安裝辦法就是安裝在機箱前面,頂部與底部作爲一個備選方案。

我們隨後還對其餘幾款顯卡型號進行了兼容性測試,由於篇幅原因就不放出詳細的安裝過程了。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後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爲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XFX RX 5700黑狼版安裝

NVIDIA GTX 1080 FE安裝

技嘉RTX 2060 Gaming OC安裝

AMD Radeon RX VEGA 64公版安裝

溫度測試:滿載時溫度僅有53℃

溫度測試是在裸機平臺的環境下進行,環境溫度約爲25℃,使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壓力測試作爲滿載項目,數據通過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記錄,以下爲滿載溫度的測試曲線:

在開始測試之前可以看到,風冷狀態下的RX 5700 XT公版待機溫度約爲52℃,隨着顯卡負載的壓力增加溫度逐漸來到了85℃,此時顯卡還出現了降頻的情況。與此對應的水冷改造之後的表現就好很多了,滿載最高溫度也不過53℃,比RX 5700 XT風冷狀態時的待機溫度還要低上一些,看樣子改完水冷之後的溫度表現確實不錯。噪音測試:表現良好,水泵略有噪音

在散熱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溫度表現相當不錯,但這樣的成績是否犧牲了其噪音表現呢?我們在密閉房間內,測試了其滿載下的噪音表現。我們在進行噪音測試時,將主板放入到機箱內,裝好所有的側板進行模擬測試。測試時房間的環境噪音約爲31.1dB(A),把分貝測試儀放在距離測試平臺1米的距離進行測試,測試時將冷排放置在機箱前部,噪音數據圖表如下:

可以看到在室內噪音爲31.1dB(A)的情況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爲38.7dB(A)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三個散熱風扇都支持PWM調速,因此轉速不過1100RPM而已,反倒是水泵的噪音是整個噪音來源的大頭,不過在封箱測試中也屬於正常水平,跟ID-COOLING自家的CPU 240水冷散熱器水泵噪音沒什麼分別,再結合上面的溫度測試,這樣的表現已經很好了。

至於爲什麼沒有與公版顯卡進行噪音測試對比,原因是玩家買回去安裝的顯卡不盡相同,不同規模以及形式的散熱器噪音區別也很大,因此我們只測試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總結:老顯卡的福音,溫度下降明顯

通過上面的測試不難看出,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實際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溫度方面下降明顯,這對於很多熱量很高的老顯卡來說是一個福音。整個散熱器的安裝過程還算簡便,但也有一定的操作門檻。畢竟拆解原裝散熱器之後顯卡保修也就隨之消失了,在安裝這款散熱器之前要考慮慎重。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採用240冷排散熱,這對機箱的空間與兼容性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爲了讓水泵更好的工作,建議玩家應該把帶有水泵一頭朝下安裝,以此獲得更佳體驗。在噪音測試中,我們發現隨散熱器附贈的風扇由於支持PWM調速,本身風噪並不大,主要的噪音來源依舊來自於水泵,這個噪音大小與ID-COOLING的其餘240冷排CPU水冷相當。

當然這款產品現在也有一些遺憾,比如尚不支持最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以及RTX 30系列顯卡,對供電在PCB左側的顯卡目前也不能做到支持,因此這款產品更適合給老顯卡改裝水冷使用。現在雙12活動,價格爲579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