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

A股市場常有不按常規出牌的走勢,距離2021年僅剩三週的時間,對A股市場來說,即將迎來2020年的收官之戰。不過,從目前A股市場的年度漲幅來看,今年大概率以陽線報收,只是取決於陽線漲幅的大小。

截至12月10日收盤,滬指年內漲幅爲10.59%,深證成指年內漲幅爲31.64%。至於中小板以及創業板指數,年內漲幅分別是37.41%和51.19%。很顯然,結合2019年的市場走勢,這兩年A股市場已經走出了牛市上漲的行情,只不過深市走牛的意味比滬市強烈很多,相比起滬市寬幅震盪的表現,深市更是成爲了市場資金的風向指標,或視作國內經濟的晴雨表。

今年以來,滬指創出3465.73反彈高點,只是與3500點有着一段很小的差距。遺憾的是,市場從今年7月份以來,已經展開了爲期五個月的震盪行情,卻至今尚未有效突破3500點整數關口,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市場還有機會衝擊3500點嗎?

與深市市場相比,滬市市場更依賴於大金融、地產以及傳統週期行業的走勢。其中,以銀行、券商、保險爲代表的大金融板塊,它們的走勢卻決定着市場可否走出突破衝關的走勢。但是,遺憾的是,從過去半年時間內,以銀行爲主的大金融板塊,依舊選擇了突擊性的上漲走勢,隨後卻因缺乏持續增量資金的補充,最終導致衝高後股價陰跌的表現。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銀行股尤其是國有大行的大起大落表現,無疑導致市場兩次錯失了較佳的突破機會。

今年以來,以大金融、地產、基建爲代表的低估值權重板塊,無疑是全年表現最爲疲軟的行業。與同期的醫療、科技、白酒等行業相比,確實有着很大的差別。作爲佔據滬市權重較高的大金融板塊,它們的一漲一跌影響到市場衝關的行情,過去半年時間國有大行的瞬間拉昇,隨後連續陰跌的走勢,對市場人氣的衝擊影響較大,且在其突擊上漲的同時,卻伴隨着巨大成交量的配合,由此導致上方積聚了龐大的套牢籌碼峯區。由此一來,對這些超級權重股來說,後續要想實現向上突破的走勢,就需要出現巨量突破的走勢,或存在持續增量資金的補充,否則短時間內很難突破前期的高位區域水平。

成也大金融,敗也大金融,市場要完成3500點的關口突破,恐怕仍離不開大金融等核心權重板塊的拉昇影響。但是,啓動大金融板塊,卻需要耗費巨量的資金,且直接考驗增量資金補充的持續性。

距離2021年僅剩三週時間了,但目前市場所處的狀態,則是縮量震盪蓄勢的走勢。截至目前,滬深市場的單日成交量能已經萎縮至7000億元附近,這一量能也是強弱市場的分界線水平。在市場單日量能萎縮至冰點之後,市場有望迎來一個短期的價格及量能拐點,不排除年底前仍有一輪衝關過程,但市場反彈的高度如何,則取決於下一輪增量資金的淨流入力度以及政策環境的鬆緊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