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黃龍,最美的風景要數蜿蜒的山脊上一座座迎風矗立的風車了,它們將太陽能和風能轉化爲電能,從這裏輸往了全國各地。

走進位於瓦子街鎮小寺莊村的聖君廟風電場,站長董國福正坐在中控室的電腦前,盯着屏幕上的數據變化。

黃龍縣瓦子街鎮小寺莊聖君廟風電場站長 董國福:我們現在一期有25颱風機。現在反映的是風機運行的狀態,可以預測到最近的天氣情況。

聖君廟風電場是由國家電投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100兆瓦電場,風場總規劃面積300平方公里,總規劃容量爲200兆瓦,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約18億元,計劃於2023年全部建成投產。

中電投黃龍新能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楊全明:現在一期併網後,總髮電量大概是9000萬度電。一期二期併網後,總髮電量大概是1.8億度電,每度電是6毛錢,大概(每年)總收益在1.2億元。

同時在崾嶮鄉旗杆廟,總投資4.3億元的黃龍龍慶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崾嶮50兆瓦風電項目,正在進行最後一臺風機基礎承臺澆築,首臺風機也已完成吊裝任務。

黃龍龍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海清:目前已完成了15基的組塔,接電線路60基,已完成40基的組塔風場20臺發電機已完成兩臺吊裝,12月底全容量併網。

項目併網發電後,預計年發電量1.1億千瓦時,年產值6600萬元。截至目前,黃龍縣建成新能源項目8個,總裝機規模261.6兆瓦,在建新能源項目3個,總裝機容量200兆瓦,總投資13.6億元。預計到2020年末,全縣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規模將達到461.6兆瓦,年發電量約7.67億度。

黃龍縣經發局項目辦主任 潘耀民:將黃龍打造成名副其實的“新能源項目建設基地”和”綠色能源示範縣”。“十四五”末,我縣將建成3000兆瓦新能源項目,爲了確保電量足額消納,同時將建設與之配套的330千伏和110千伏輸變工程。屆時,年發電量可以達到42.44億度,產值達到17.09億元。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