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雲平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12月10日訊(通訊員 向立婷 周猛)他不等不靠,自強自立,利用政策積極發展養殖產業,努力摘掉窮帽;他樂於助人,給鄉親們傳授養殖技術,致富不忘身邊人。他叫龔道軒,是鼎城區雙橋坪鎮一名貧困戶,2020年被評爲常德市“自立自強示範戶”。

龔道軒家有4口人,妻兒常年患有慢性病,孫女讀書負擔較重,家中收入不穩定。被評爲貧困戶之初,龔道軒認爲自己年齡大了,文化程度也不高,沒有增收的途徑,對生活沒有多大的信心。得知這種情況後,扶貧幹部多次上門進行教育引導,宣傳相關扶貧政策,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鼓勵他發展養殖。龔道軒也逐漸認識到貧窮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甘願貧窮。

2016年,在政策幫扶下,龔道軒申請了小額扶貧貸款4萬元,開始養殖黑山羊。起初,龔道軒父子倆只憑一腔脫貧致富熱情,並沒有掌握成熟的養殖技術,小羊的成活率很低。看着一隻只小羊死亡,他們心急如焚。於是主動向鎮上養殖大戶請教,其兒子還參加了在岳陽舉辦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學到了很多專業的養殖技術,對黑山羊的生活習性也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有了知識做後盾,父子倆也有了動力,細心摸索養殖技術,終於,經過兩年多的摸索,他們全面掌握了一套黑山羊的養殖技術,父子倆的黑山羊養殖步入了正軌。年底出欄了50多隻成羊,淨增收4.35萬元。不僅成功脫貧,還於2018年還清了銀行貸款,成爲了村裏產業發展的先進個人。

龔道軒家的致富之路對周邊鄉親們觸動也很大,有很多村民對黑山羊養殖躍躍欲試,都向龔道軒取經、學習,有幾戶已經在着手試養了。而他也總是有求必應,有時還上門手把手地教。在他的幫助下,貧困戶魯方騰家的羊也已經有20多隻了,預計年底能出欄10多隻山羊。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自立自強的脫貧模範戶不斷湧現出來,他們用自己的奮鬥,譜寫出了屬於自己的脫貧之歌。龔道軒就是這樣的典型,藉着政策的東風,在扶貧幹部的幫扶下,用自己的奮鬥,創造出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作者:向立婷 周猛

責編:劉宏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