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帶餡的食物似乎有一種天然的熱愛。

無論包子、餃子,還是餡餅、鍋貼,它們都是很多中國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相比之下,燒麥的存在感似乎沒那麼強。

它不像餃子,既是家常又是很多節慶的必備。

也不像包子,千變萬化,甚至可以美得像一個藝術品。

燒麥雖然低調,但從北到南,無數個清晨,把我們從飢餓中拯救出來的,正是一隻油重味厚的燒麥。01燒麥、燒賣、燒梅還是捎賣?

燒麥,絕對是馬甲最多的美食了。

燒賣、捎賣、稍麥、燒梅、開口笑、鬼蓬頭……這些都是它的小號。

同一種美食,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字,這很正常。

不過,燒麥這一種食物爲啥會有這麼多名字呢?

燒麥、燒賣,這是出現頻次最高的兩個詞,也是出現最早的。

燒賣一詞,最早出現應該還是在中國人廚藝大爆發的宋代。

明代嘉靖時洪楩編刻的《清平山堂話本》一書,收錄宋話本《快嘴媳婦李翠蓮記》,其中就提到:“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

元朝時,高麗國(今朝鮮半島)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世通》上,就有元大都(北京)售賣“素酸餡稍麥”的記載。

該書對“稍麥”一詞加註,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並且還提到“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

這種燒麥與當今做法已經沒什麼區別了,燒賣、燒(稍)麥這兩個詞也都存在。

明清時期,很多文獻記載中,也都有燒麥的蹤影,至於到底是哪個詞,兩者也都存在。

除了燒麥和燒賣之外,還有捎賣、燒梅、紗帽、開口笑、鬼蓬頭等等很多名字,而這與燒麥的傳播歷程有關。

這些名字大多出現在明清,尤其是清代之後,出現的原因大多是因爲方言、口音以及讀音訛誤。

比如西北一些地區稱之爲“捎美”,而在湖北又叫“燒梅”,上海嘉定的“紗帽”,閩粵一些地區的“曉賣”,這些花名大多是因爲方言讀音造成的。

也有一些俗名,比如鬼蓬頭就是清代揚州對燒麥的俗稱,《揚州畫舫錄》就有記載:“文杏園以稍麥得名,謂之鬼蓬頭。”

而“開口笑”則是清代福建地區對燒麥的俗稱。

在清代及民國時期,很多賣燒麥的不是飯館,而是茶館,所以當時也有寫成“捎賣”,取“捎帶着賣”的意思(相聲裏並沒有胡說八道)。

一種食物,有這麼多名字,可見燒麥傳播範圍之廣。

比燒麥名字更豐富的,大概就是它的餡料,你在南北方喫到的燒麥,可能完全是兩種食物。02北方燒麥,有肉纔是正統

無論在內蒙、東北、北京還是山東,肉,纔是北方燒麥的靈魂。

在一衆北方燒麥裏,最硬核的當屬內蒙的羊肉燒麥。

賈樟柯電影《江湖兒女》裏,黑道大哥的女人想喫燒麥,都要從山西大同往呼和浩特趕。

畢竟,一屜晶瑩透明、皮薄如翼、汁水充足、柔韌不破的羊肉燒麥,不僅給塞北的內蒙人帶來了充足的熱量,也帶來了無窮的滋味。

滋味來自內蒙的草原羊肉,不僅沒有羶味,肉質還十分鮮嫩。

羊肉不能用絞肉機絞碎,而是要手切成小丁,拌上蔥姜,澆上胡麻油,一股專屬於內蒙羊肉燒麥的香氣就出來了。

優秀的羊肉燒麥,皮薄是必須的。晶瑩剔透的外皮需要燙麪,再用走棰擀出荷葉型的花邊。

左手拿皮,右手挑出餡料,放到燒麥皮中間,順勢收攏,這樣蒸出來的燒麥纔會開花。

燒麥上桌後,要趁熱食用,倒上一碟醋,喜歡喫辣的再拌點辣椒,將燒麥在醋中翻滾一下。

輕輕咬上一小口,慢慢吸出燒麥裏的湯汁,羊肉的香氣混合着蔥香,包裹住口腔,只是小心不要燙到嘴。

隨後再大口咬下去,肥瘦相間的羊肉餡還保持着Q彈的口感。

磚茶,是蒙古羊肉燒麥的最佳CP。喫一個燒麥,抿一口磚茶,茶香帶走羊肉留在口中的油膩。

需要注意的是,燒麥在內蒙古不按個賣,不按屜賣,而是按“兩”賣,一兩燒麥在包頭是六個,在呼和浩特是八個。

這個“兩”不是指燒麥的重量,而是燒麥皮的重量。所以,在呼和浩特也有“二兩燒麥憋死漢”的說法。要是能喫下半斤的,絕對是神人了。

其實在大同,當地也十分講究做燒麥,畢竟內蒙也有很多當年“走西口”過去的山西人,兩地文化習慣有很多相通之處。

大同當地的百花燒麥,在造型上更爲精美,一屜燒麥中有不同的花型,餡料也不拘泥於羊肉,雞、豬、牛、羊都可以包含其中。

如今,百花燒麥已經成了大同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賣燒麥最有名的館子是“都一處”,現在做得怎麼樣不評價,但清朝時,是乾隆皇帝給題的名。

有很多的小喫都會拿乾隆皇帝也做文章,不過在燒麥這裏,乾隆爺可能是真愛。

不僅給都一處賜過名,下江南時的菜單裏有燒麥,甚至還給燒麥寫過詩。03包郵區燒麥,鎖住每一刻的鮮美

到了包郵區,肉就不再是燒麥餡的唯一選擇了,燒麥的百變也在這裏發揮到了極致。

喜歡碳水包碳水的包郵區人民,自然也沒放過燒麥,醬油糯米燒麥在包郵區廣泛存在。

外皮韌勁十足,內餡濃香鮮糯,再加上充足的優質,讓糯米燒賣格外的瓷實。

一個燒麥,一杯豆漿,就可以給很多人提供一上午的充足能量。

在糯米燒麥的基礎上,筍丁、肉丁、鹹蛋黃、玉米……都可以成爲餡料的搭配,樸實的燒麥也可以百變千面。

除了最常見的糯米燒麥,包郵區也將很多時令美食包進燒麥裏,造就了不少江南特色的燒麥。

上海的下沙燒麥,誕生在明代,它的名字源於上海南匯的下沙鎮,當然現在是浦東新區了。

與普通燒麥的扁扁圓圓不同,下沙燒麥體型修長,分甜鹹兩餡。

甜的是用豬油炒制的豆沙餡,而鹹的則是用筍、豬肉和豬皮凍。

筍肉燒麥是最受歡迎的,豬皮凍的存在要蒸好的燒麥有了湯包的感覺,春筍的季節又短,讓它成爲真正的時令美食。

揚州翡翠燒麥,是揚州早茶的代表美食之一。

雖然它看起來是素餡,但又不完全素,其中加了豬肉。

唐魯孫先生曾專門寫過喫揚州翡翠燒麥的情形:“燒賣餡兒是嫩青菜剁碎研泥,加上熟豬油跟白糖攪拌而成的,小巧蒸籠松針襯底,燒賣褶子捏得勻,蒸得透,邊花上也不像北方燒賣堆滿了薄面(乾麪粉,北方叫薄面)。我有喫四川青豆泥的經驗,它外表看起來不十分燙,可是喫到嘴裏能燙死人。夾一個燒賣,慢慢地一試,果然碧玉溶漿,香不膩口,從此對燙麪甜餡兒蒸食的觀感有了很大的改變。”

杭州人愛喫筍,自然也要把筍包進燒麥裏。

與下沙燒麥類似,都是豬肉和筍做餡,不同季節用不同的筍,春筍、鞭筍、冬筍,甚至還會把筍曬成筍乾,做成筍乾肉燒麥,又是一種獨特的味道與口感。04不同的燒麥帶來不同的驚喜

武漢的重油燒梅,與包郵區的糯米燒麥類似,不過油更重、肉塊更大,閃耀的黑胡椒也帶來了更重的口味。

蒸好的糯米飯加香菇、肉攪拌在一起,加胡椒拌成餡,包好後上籠屜猛火蒸熟,香氣撲鼻,口感嫩滑。

燒梅的最大特點就是油大味重,而武漢很多早點攤子也有一個特別標識,白紙糊一塊牌子,上書四個大字:“重油燒梅”。

武漢人甚至還將油餅和燒梅兩種重油食物組合在一起,成爲極其耐餓的一種搭配。

與湘菜的火爆不同,長沙的菊花燒麥要小清新許多。

菊花燒麥的餡料是南方常見的糯米,而且燒麥裏並沒有菊花,只不過是在燒麥皮上點綴菊花狀的蛋黃,顯得雅緻與高貴許多。

到了廣州,燒麥也是早茶裏“四大天王”之一。

廣州的燒麥叫幹蒸燒麥,意思是把食物放在竹籠,通過蒸汽炊熟的一種烹調方法。

廣州的燒麥是“蛋皮裹肉餡”,與南京的蛋燒麥不同,幹蒸燒麥裏的豬肉馬蹄蝦肉餡與蛋皮緊緊貼合,上面還會頂着一些蟹籽。

雖然叫幹蒸燒麥,但一口咬下去,還是能感受到豐盈的肉汁、緊實的肉餡和鮮彈的蝦仁。

縱有千萬新品,也難以撼動燒麥在早茶界的地位。05每一顆燒麥背後,都是食材和想象力的碰撞

和很多有南北差異的美食一樣,爭論哪裏的燒麥更好喫,也是社交網絡上樂此不疲的話題。

其實大可不必。

在很多人心裏,自己熟悉、習慣的味道纔是最好喫的。

在這裏,除了口味的原因,更有情感因素的加成。

而燒麥在傳播的過程中,名字、餡料、口味都大大的因地制宜。

這樣,纔出現瞭如此衆多不同的燒麥。

可以說,燒麥不僅僅是一種美食,也是當地物產、口味、文化的凝結。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地方美食文化發達,也總有一些地方看起來沒那麼多好喫的。

而這背後,不是簡簡單單的好喫與難喫、行與不行、興盛與荒漠。

探尋美食的路上,接受地域的不同,理解文化的差異,除了好喫與不好喫,一種美食的背後,往往都裝着很多這個地方的歷史與人文。

END

文 | 衛奕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