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 | 遠山近水 · 十點邀約作者

幾百年來,唐伯虎的名字,總伴隨着風流倜儻、風花雪月等浪漫和美好。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卻是別樣的坎坷悲慘。

也許,只有浪漫的故事,纔不負“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號。

然而,每個人行走在天地間,都面臨着變幻莫測的人生路。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終歸取決於自己怎樣看。

太過順遂的人生,往往埋下隱患

在風景秀麗的姑蘇城裏,少年唐伯虎在父母的愛護下倍感溫暖。

父親經營的酒家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唐伯虎衣食不愁,時不時約上幾個小夥伴,到別緻幽靜的亭臺院落、小橋巷弄遊樂玩耍,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除了喜好遊樂,少年唐伯虎更是博覽羣書、才思敏捷,十六歲就考中了秀才。

不久,他又娶了嬌妻,得了個兒子,過起甜蜜生活。

如果日子就這樣順利地過下去,該是多麼美好。

可是,平靜的歲月,卻暗暗發出獰笑,似黑夜裏突然照頭一個悶棍,讓人應聲而倒、猝不及防。

二十五歲那年,唐伯虎永遠無法想象,也無法接受,命運和他開的莫大玩笑。

父親一病不起,溘然離世。接下來,他的母親、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他而去。

還有什麼,比失去至親更痛苦?而這種痛苦,居然接二連三,以幾倍的態勢,驟然壓在一個人身上。

原本賓客盈門的酒家,變得無人問津。手藝精良的大廚師走了,熟悉業務的採辦,揩盡最後一抹油,溜了。

殯葬店的老闆眼看唐伯虎家道敗落,又是一介書生、不諳世事,趁此大撈一筆。

就像變戲法一樣,唐伯虎從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變成了家徒四壁的可憐蟲。

有句話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根本不會跟你打招呼。”

對於唐伯虎,這樣風雲鉅變的命運,也絲毫不給他一點預兆和準備,他很快就病倒了。

溫室裏的花朵,習慣了陽光雨露,總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

太過順遂的人生,往往埋藏着莫大隱患。

人生關鍵處,一步錯,全盤輸

親人的離世,家道的敗落,給唐伯虎的人生之路,罩上厚厚的陰影。

然而,陰影中還是會有亮色,生命裏總會有一絲溫暖。而這亮色和溫暖,就是唐伯虎年少就相知、相交的好友。

都道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唐伯虎卻幸運地擁有了好幾位生死至交,他們就是和唐伯虎一道,日後被稱爲“江南四大才子”的幾位朋友。

朋友們在唐伯虎最困難無助的時刻,人生最暗黑的日子,安慰他、鼓勵他。

唐伯虎的身心裏,注入了點滴溫暖,就像久病之人,打上了點滴輸液一樣,慢慢療愈着一顆悲苦絕望的心。

終於,揮走一切陰霾,唐伯虎走上了繼續趕考的道路。

憑着早年的才氣和聲名,唐伯虎振奮精神,志在必得。

他閉門苦讀,鄉試一舉奪魁,中了第一名解元。接下來,又馬不停蹄,進京參加會試。

趕考的人住滿了客棧,大家都在好好地溫習,做最後的準備。

此時,和唐伯虎結伴同考的朋友徐經,卻在熱火朝天地整理一大堆隨身物品。

唐伯虎一臉狐疑:“大考迫在眉睫,你還忙着什麼細軟不成?”

徐經扭過頭來,一臉玄妙地說:

“這你就不懂了,考試是一回事,可拜會各位大佬,也不可小覷啊!如今我們身在京城,趁此機會先行拜見,不能虧了禮數。日後若能榜上有名,不就更爲方便?”

生性熱情爽朗的唐伯虎一想,似乎很有道理。

於是,他們滿懷虔誠,拜望了李東陽、程敏政、吳寬等名人雅士。

而前輩們對兩人的風采頗爲賞識,對唐伯虎的才氣也尤其欣賞。

兩位考生受到如此鼓舞,興高采烈。

考試當天,唐伯虎更是奮筆疾書,瀟瀟灑灑。

此時,唐伯虎和徐經都不知道,程敏政和李東陽,正是朝廷欽點的主考官。

冥冥中,老天爺又故意捉弄一番。

這一次,等待他們的不是金榜題名,而是雙雙鋃鐺入獄。

原來,年少輕狂的唐伯虎本就因才遭妒,而他當日瀟灑答卷後,更是和徐經大聲討論,好不得意,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

好事的小人,逮着時機,向皇帝參上一本,說唐伯虎私下拜見考官,預知了考題。

這還得了?以賢明、勤勉著稱的孝宗皇帝,當即發威。

主考官程敏政被即刻撤掉,免去官位,而唐伯虎和徐經則遭遇酷刑。

一番拷打之下,文弱的唐伯虎皮開肉綻、奄奄一息。

他聲嘶力竭、據理力爭。然而,無人肯聽。

在嚴刑逼供的淫威下,在生死的邊界,他無奈地低頭認罪,含冤揹負起,這一生的恥辱。

原本渴望的星光大道,差一點,成了他的斷頭臺。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命運攸關處,往往就在那幾步。

年輕時謹言慎行,能爲日後打下堅實的人生伏筆。而一時的肆無忌憚,往往釀就畢生的後悔。

痛得越深,愛得越真,忍耐只爲值得

命運有時就是這樣的不公,可是,我們唯有接納,然後期待新的轉機。

唐伯虎拖着一身的傷痕,回到了姑蘇的家。往日最是豔羨喧囂和繁華的他,變得深居簡出。

聲名於他,一時都成爲浮雲。他眼下,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還能活下去,能好好活着。

可是,活着也不能光憑一句話,活着也需要本錢,需要喫飯。

他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繪畫中,不斷鑽研,不斷思索,不斷練習。多少個日夜,他死摳着眼睛,對着畫作精益求精。

此刻,畫是他的愛,更是他的命。

然後,他撐着瘦弱不堪的身軀,大街小巷,沿街售賣自己的畫。

一張、兩張……慢慢地,他的畫聲名鵲起,經常是一拿出去就被搶購一空。

他的畫,拯救了他的命,生活也有了起色。

他隱居桃花塢,幾間草屋旁,種滿了雅竹花卉。在這裏,他邀上三兩好友,彈琴賦詩,飲酒作畫。

此時,唐伯虎遇到自己的紅顏知己九娘。

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給了唐伯虎畢生的溫暖和關愛。不久,她又爲唐伯虎生下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兒。

面對這一切,唐伯虎心裏很是快慰,對生活燃起無邊的興奮和希望。

命運之神似乎聽到了唐伯虎的心聲,向他開啓了一扇輝煌的大門。

寧王宸濠看上了唐伯虎的聲名和才華,想請他出山。看似習慣了平淡生活的唐伯虎,內心多年的美夢被深深擊中。

他多麼想通過自己的才華,在朝廷立足而一展抱負。而且,他本來就是可以的啊,他要洗清自己曾經的冤屈和不平。

可是,不久唐伯虎便痛苦地發現,自己再一次陷入了無底的深淵。

原來,寧王大肆籠絡這些文人志士,只是爲了自己天大的陰謀。他想推倒皇帝的寶座,自己上去一享風光。

謀逆,可是要誅九族的。唐伯虎比誰都清楚這其中的厲害。可是,已經誤入賊船的他,豈能一走了之。

一想到愛妻的溫柔,女兒的笑臉,唐伯虎覺得心上被狠狠咬了一口。

他死都不願意傷害到她們。曾經年少輕狂、心無城府的唐伯虎,深思熟慮,想到了一個驚人的計劃。

於是,在一個爲寧王繪畫的時刻,唐伯虎突然之間瘋掉了。

他撕開上衣,扯亂頭髮,對着所有的人大呼小叫,拿起酒壺自頭頂澆下,並瘋癲地狂笑。

寧王故意拿了豬食給他喫,他大塊朵碩。

他還撕開下衣,在大庭廣衆下,響亮地小便,並接滿酒杯,送給寧王及手下喝。

同時,口裏唸唸有詞:“來,喝一杯神仙酒,神仙酒啊。”自己大口喝下,臉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所有人都被這一幕嚇到了,當這樣的鬧劇,持續上演了近一個月後,一向謹慎的寧王終於無法忍耐,將他送回老家。

極度的忍耐,才能換取極度的信任。極度的痛苦,只爲心中最愛的人。爲了心中的目標,爲了美好的生活,一切都是值得。

接受不了的自己,抗拒不過的人生

直到寧王之亂被平息,唐伯虎心頭一直的擔憂和不安,才塵埃落定。

然而,他裝瘋賣傻的真相,卻在內心深深隱藏。

他隻字不提,生怕引來全家殺身之禍。

唐伯虎可以平安地和妻女相擁,會會朋友,賣賣字畫,生活無憂。

而且,他的畫藝也是爐火純青,多少人慕名而來。

生活重歸於平靜和安定。

然而,唐伯虎的內心,卻沒有一刻不隱隱作痛。

一向以風流才子聞名的他,回顧這一生,總是意難平。

爲什麼明明滿腹才華,卻冤屈入獄,錯失良機?爲什麼寧王作亂,偏偏選中自己?爲什麼堂堂風骨,卻落得個自輕自賤、赤身裸體?

唐伯虎滿肚子後悔,滿肚子心酸。

即便,好友們一再安慰,助他排遣;即便,生活已向他展開笑臉;即便,他也曾深研佛書,很欣賞那句:“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懷才不遇、官場失意,是他時刻抹不去的夢魘。鬱鬱寡歡的唐伯虎,身體也逐漸虛弱,生命在五十四歲定格。

有時候,我們嗟嘆,命運彷彿是一雙看不見的手,安排人的一生。

但是,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永遠是喜劇。也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永遠是悲劇。起起落落、悲歡離合、陰差陽錯,纔是真實的人生。

才情、悲情、多情之唐伯虎,一生曲折坎坷,讓人同情、嗟嘆。

然而,如果能接受真實的自己,轉念卻是圓滿。

擁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可愛的女兒,真摯的朋友,傲人的才華,用自己的勇敢捍衛家庭的唐伯虎,又何嘗不是擁有了最深的幸福?

可惜,只是看不破,只是不能接受。不能真正悅己的人,又怎能真正悅人?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又怎能擁抱生活、改變命運?

願我們都能珍愛自己,珍惜所有,纔能有勇氣、有能力接納整個世界。

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態,你已經擁有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