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 | 憶雨瓷 · 十點簽約作者

“要是能活得灑脫點,該多好。”

這個念頭,許多女人都有過。

可惜,想想容易,做到卻難。

是啊,做人難,做女人更難,人到中年,每天都是負重前行。

偏有這麼個女人,身處名利場,卻瀟灑了一輩子。

她想愛,就大大方方去愛,不怕受傷;

她要拍文藝片,就不考慮商業元素,即使票房慘淡;

多年做慈善,卻好心沒好報,兒子遭人綁架,險些喪命,她也能坦然面對……

她就是身兼演藝圈多重身份的張艾嘉。

這個女人,怎麼就活得這樣瀟灑?答案就在她的人生裏。

敢作敢當,纔是真灑脫

如果說,成年後的張艾嘉是棵恣意生長的樹,那麼種子便是在童年種下。

從小父親過世,她跟着祖父母長大,見過各種家庭變動,比一般孩子更有想法。

後來又去美國唸書,受寬鬆校園氛圍影響,活潑孩子成了“叛逆少女”。

那時,她愛穿迷你裙,短到上樓都必須倒着走,因爲正着上會走光。

老師向家長抱怨:“你女兒這樣穿,男同學會不專心上課。”

母親生氣,把裙子放長,張艾嘉也氣,乾脆把裙子剪到喜歡的長度。

從那時起,她就知道想穿喜歡的衣服,就要自己掙錢。

十三歲的張艾嘉開始給人帶孩子,因爲表現好,成了社區有名的保姆。

她還遛狗,一次一美金,能同時溜四隻。

回憶起這些,張艾嘉大笑着拍手,有些得意。

同樣是叛逆,她的“自給自足”,的確有品。

穿迷你裙還不夠,她喜歡戀愛,迷戀音樂,經常逃學,結果被學校抓到。

媽媽氣極,說有本事自己解決。張艾嘉竟真硬着頭皮,找舅舅作保,自己向學校求情,終於順利畢業。

回憶少女時代,其最欣賞自由的女性,花的力量。

“但是自由一定要付出代價的。”她認真說道。

的確,敢作敢當纔是真灑脫,否則就是不計後果,飛蛾撲火。

日月如梭,叛逆灑脫的小女孩,長成了敢愛敢恨的張艾嘉。

評價她的感情經歷,有媒體認爲很出格,其也不解釋,只笑着說:

“那勇氣,我當然十足了,常常一身的傷。”

知道會受傷,她也要去愛。

做藝人後,事業發展正好的張艾嘉,嫁給大自己許多的劉幼林,受人祝福,卻離婚收場。

她勇敢反省說:“那時不成熟,沒準備好做人家的太太。”

後來的故事裏,就有了羅大佑,那時他還不是音樂教父,張艾嘉於其是伯樂,也是繆斯。

他爲她寫歌,歌名是她的小名,旋律很深情。

只不過,兩人愛得熱烈,分手卻也決絕。

張艾嘉意識到,比起細膩敏感的才子,自己更適合心寬的男人。

懷着這種認識,她愛上了王靖雄,又是滿城風雨,因着未婚生子。

談論此事,其始終謹慎,並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承受做未婚媽媽。

“選擇任何東西的時候,要在腦子裏、精神上、經濟上,都要能夠承擔起所有的後果。”她說。

這就是張艾嘉的灑脫,是選擇,也是能力,更是承擔,而非簡單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什麼都要的人,難灑脫

愛情上灑脫,也許會受傷;事業上灑脫,卻可能是受損。

做導演後的張艾嘉,專注拍文藝片,手握頂級資源,卻不考慮商業元素,瀟灑中有執着。

拍攝電影《心動》時,金城武說沒時間,對劇本也有意見,其他人又說要換男主。

困難多到她想放棄,冷靜過後,想起劇本構思十年未動筆,就因爲沒合適的男主角,直到遇見金城武。

她決定,如果金城武今年沒時間,就等明年,要是其老了,那就不拍了。

後來電影上映,不少觀衆對金城武怦然心動,卻未必知道張艾嘉的用心良苦。

苦,有時在心,有時也在身。

文藝片多室內戲,借來的場地不大能穿鞋,張艾嘉乾脆光腳上陣,經常被踩到。

有一次,攝影助理推着車,從她腳上壓過去,腳趾當場扁掉,之後又腫得嚇人。

這是意外,但意外經常發生。

付出這麼多,票房卻未必佳。張艾嘉不是沒有選擇,其也演過成功的商業片。

談起曾經的賣座,她的感受是“快感”、“速度”,還有被讚美時的得意,這些都比較表面,但也蠻好的。

其也從未標榜只拍文藝片,只是無論做導演還是演員,心靈層面的事物總是更能打動她。

就像導演找她演《廟街皇后》,角色是老鴇,張艾嘉本想拒絕,劇本有太多廣東話俚語。

見到原型本人,卻改了主意。

那女人乾乾淨淨的,白襯衫,牛仔褲,竟和她很像,像得讓其動了惻隱之心。

爲演好這個角色,張艾嘉在“雞竇”呆了幾個月,觀察妓女站街。

有時客人推錯門,她和嫖客四目相對,尖叫着嚮導演求救。

跌跌撞撞揣摩着,張艾嘉感覺心酸。

這些女人,很多是家庭主婦,因爲老公好賭或有其他不良嗜好,才做這行。

沒客人的時候,她們就戴起眼鏡,安安靜靜織毛衣。

人間百態,最動人心。

這種心靈被擊中的感受,在導演《少女小漁》時尤爲強烈。

戲本來是李安的,他太忙,張艾嘉臨危受命,又是異國他鄉,其實很無助。

看完男製片人修改的劇本,卻發現裏面完全沒有小漁。

對方直接說,真不知道這個女人,除了每天去工廠上班,回家等男人上牀睡覺,還會幹什麼。

張艾嘉憤怒回擊:“那你認爲她除了每天上班,等男人睡覺,還能幹什麼?”

那瞬間,她覺得自己就是小漁,既要求生存,又要融入新環境,很心酸,很無助。

選擇文藝片,開始有偶然,漸漸卻成了必然。

港臺電影市場低迷,不少文藝片導演改拍商業片,他們說自己要生活。

可張艾嘉卻初心不改,甘之如飴。

被問到怎麼可以這麼灑脫,是什麼給了其選擇的自由。

她想得通透,說如果要選擇走自己的路,就要能夠喫苦耐勞,不能追求一些很表面的東西。

自己生活簡單,沒有很多錢,投資的電影還會賠錢,也被人笑話。

可正如作家劉墉所說:“世間無法,法在我心;不負我心,不負此生。”

世間安得兩全法,想滋養心靈,就常要剋制物慾,有所得即有所失,明瞭此理,自得灑脫。

人生難免受傷,少一分執着,

就多一分灑脫

重視心靈豐盈的人,往往情感充沛,對他人,對世界,都有份特殊熱情。

張艾嘉說以前很熱心,看到有才華的人,就覺得好棒,很想幫他,想看到才華發光發熱。

但有時卻是一廂情願,或對方利用完,就翻臉不認人。

面對這樣的結局,她心裏“有點過不去”。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隨着心靈成長,情感困境會不攻自破。

二十多年前,張艾嘉開始去非洲做慈善,走訪過許多受戰火洗禮的貧困國家,還助養了六名兒童。

幫助對象遙遠又抽象,反而不會太期待情感回饋。

她漸漸領悟,人與人的相處要隨緣,緣分來了,攜手相伴一程,緣分盡了,餘生各自安好,期待太多,反而會受傷。

可傷害,還是來了。

堅持做慈善的張艾嘉,兒子奧斯卡卻被綁架,拉鋸了六天六夜才被警方營救。

有媒體報道,孩子在皮箱險被悶死,綁匪甚至買好了祭拜的香燭,以求心安。

被問及此事,會不會覺得不公平,好心沒好報。

她搖頭說:“可能去多了非洲,見多了苦難,不會去想公不公平。”

甚至還想過去監獄見綁匪,他們都很年輕,都來自破碎家庭,是環境令其想掙快錢。

那些年,香港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刑事案件卻越來越多。

就像詩裏說的:“風吹屋頂瓦,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我終不恨瓦,此瓦不自由。”

人之初性本善,從善到惡,犯罪只是表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理解,不是爲了寬恕他人,而是放過自己。

善良的人常糾結,爲何對人熱情,卻被冷漠回應;爲何給世界以笑,它卻還之以淚。

其實,正如張艾嘉所說,世界不是玫瑰花園,它是複雜的,還有些混亂,身處其中,要學會創造平和與快樂。

人生是場修行,所遇之人都有定數,所經之事皆含因果,少一分執着,就多一分灑脫。

放下,你就灑脫了

翻看老照片,我們常發現自己變了,不僅容貌,更多的是氣質。

張艾嘉卻不。

年輕時,她短髮短裙,手插在兜裏,瀟灑地唱《童年》。

成熟後,她臉上多了幾條皺紋,眼角眉梢卻還是不變的灑脫。

這多少得益於生活態度。

許多人覺得,自己活得拘束,是礙於擁有太少。

因爲不夠優秀,所以不敢去愛;不夠富有,所以不能追求喜歡的生活。

可張艾嘉的灑脫,卻是緣於“放下”。

愛自由,便要付出代價,準備好失去;

追求心靈豐盈,就要剋制物慾;

想淡定從容,就不可對人對事,期待太多……

就像她說的:“我是一個簡單的人,喜歡簡單的生活,最主要是我喜歡快樂。”

灑脫有時可以很簡單,只是我們要得太多,想得太複雜,換一種思路,人生也許就能輕鬆許多。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