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0年,《聖經·舊約·創世紀》第38章記載【1】:

    猶大對俄南說,爲了你已離世的哥哥生子立後,你當與你哥哥的妻子同房,這是作爲弟弟的本分。

    俄南知道生子也不歸自己,同房的時候便將種子灑在地上。俄南的做法在耶和華眼中爲惡行,耶和華便讓他去死。

    這是歷史上最早的關於體外射精避孕法的記載,也是歷史上代價最昂貴的避孕事件。

    俄南及其嫂子的遭遇,暗含了避孕、生育的各種糾葛。生育(避孕)事關宗教倫理、人口繁衍、家族延續、經濟增長以及個人尊嚴與自由。

    人類避孕史,是一部社會經濟變革史。

    近代,避孕套、避孕藥的發明,對社會結構及經濟演進的作用或許被低估。

    避孕藥被認爲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項重大發明之一”。200名著名歷史學家一致認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子彈,甚至是電腦和網絡對20世紀的影響力都不及這小小的藥片來得強大。

    一個小小的藥片,換來了近代女性前所未有的“一片自由”,切斷了性愛與生育的必然聯繫,改變了女性的地位、工作、收入、容貌、身材以及性觀念,使女性可以自由掌控生育權以及性愛體驗。

    一個薄薄的套套,顛覆了人類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套邏輯”,改變了人口生育率、家庭結構以及人口紅利,避免了人類社會反覆進入“馬爾薩斯陷阱”以及叢林法則。

    本文目錄:

    一“江”春色:人類終於控制了生育供給

    一“片”自由:女權主義浪潮大規模興起

    一“套”邏輯:避孕改變了人類發展模式

    1

    一“江”春色

    人類終於控制了生育供給

    在古代,避孕,可不是充滿玫瑰芬芳誘惑的香豔美事,常常伴有糞便味、魚腥味或黃鼠狼惡臭味。

    古埃及女性把蜜、蘇打和鱷魚糞混成一種粘稠的東西,在性交前放入陰道。古埃及人發明的金合歡樹膠“陰道栓”具有殺精避孕之功效。

    公元200年,希臘婦科醫生索拉努斯建議女性在經期避免同房,認爲那是她們每月最容易懷孕的時候。他還建議女性性交時屏住呼吸,事後通過打噴嚏避免精子進入子宮。

    在10世紀的波斯,女性被告知在性交後向後跳七次或九次,把精子排出來,因爲七和九是有魔力的數字。

    在中世紀的歐洲,女性被建議在性交時把黃鼠狼的睾丸系在大腿上或掛在脖子上。

    古代中國女性走得是殘酷的“重金屬路線”,喝鉛和水銀以避免懷孕。公元前七世紀,古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錄:“油煎水銀,一日方息,空心,服如棗大一丸。”

    東西方都有用魚鰾、羊腸避孕的記載,其原理與現在的避孕套類似,只是“口感”不同。

    在陳可辛導演的電影《武俠》中,湯唯飾演的阿玉對唐龍(甄子丹飾演)說:“我去洗魚鰾。”後者回應說:“你知道我不喜歡魚腥味。”

    16世紀初,歐洲大陸梅毒肆虐,一場“馬爾薩斯式”的大屠殺似乎不可避免。這時,歐洲名醫、意大利解剖學家加布裏埃爾·法洛皮奧(命名了輸入管、陰道、胎盤、陰蒂、顎及耳蝸)提出用亞麻布做避孕套。此後,亞麻布避孕套使用了300多年。

    十八世紀末,歐洲著名的大情聖、風流才子賈科莫·卡薩諾瓦在回憶錄中稱,他發明了子宮帽避孕法和檸檬避孕法。

    在19世紀以前,人口發展的主流並不是控制人口規模,而是人口繁殖,提高生育率。避孕,只是貴族、娼妓以及預防傳染病的非主流需求。

    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發表了《人口論》。馬爾薩斯明確反對其父親爲代表的古典人口觀,提出晚婚、禁慾等手段來控制人口增加,以避免因人口過多引發的糧食危機。

    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影響巨大,李嘉圖、達爾文、凱恩斯、阿爾佛雷德·華萊士、威廉·佩裏大主教以及當時的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都是他的忠實信徒。

    1801年,馬爾薩斯的理論推動了英國人口普查——第一次現代人口普查。有意思的是,馬爾薩斯本人反對節育,但是他的追隨者們篤信人口控制學說。其中弗朗西斯·普勒斯,發動了極端馬爾薩斯主義運動以推動節育。

    到了19世紀,在歐美國家,避孕才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爲一種主流需求。

    這時,化學材料的革新,給避孕事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1844年,美國工程師查爾斯·古德伊爾爲自己5年前發明的橡膠硫化申請專利,這使橡膠避孕套和橡膠子宮帽得以大批量生產。

    三年後,即道光二十七年,一位沒落旗人家庭誕生了一個小男孩,叫張德彝。此人在同治五年時被清政府委派參加出國旅遊團。他多次遊歷了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在國外一共度過了27個年頭。

    在他的遊歷日記《航海述奇》記載了避孕套這一新事物:“聞英、法國有售腎衣者,不知何物所造。據云,宿妓時將是物冠於龍陽之首,以免染疾。牝牡相合,不容一間,雖雲卻病,總不如赤身之爲快也。”

    張德彝將避孕套稱呼爲“腎衣”(佩服古人智慧),說這東西可以防傳染病,但總是不如赤膊上陣來得爽快。張德彝成爲第一個記載西方避孕套的中國人。

    橡膠避孕套發明之後,人類才真正掌握生育的控制權,性愛徹底地從被動生育、人口繁衍中解放出來。

    不過,正當美國大規模生產避孕套時,一位名叫安東尼·科姆斯托克的郵政督察發起討伐穢行的運動。由於天主教不支持避孕,認爲避孕是污穢行爲,討伐穢行運動得到了不少天主教徒及民衆的支持。

    1873年,美國通過《科姆斯托克法》,禁止傳播避孕信息,對醫生也不例外。爲了對抗這一法律,美國商家用心良苦,在避孕套的外包裝上做“暗示”。一些婦女則尋求新的避孕措施,她們相信可口可樂(躺槍)可以殺死精子。

    不過,她們通過無數次試驗發現,可口可樂雖然有些苦澀但無法避孕。於是,美國婦女試圖突破反淫穢法,重新奪回避孕權。

    1914年,一位名叫瑪格麗特·桑格,發起了節育運動,成爲了婦女節育運動先驅。桑格出生於紐約州科寧一戶貧窮的愛爾蘭天主教移民家庭,排行老六。她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在50歲在經歷第18次懷孕時,不幸去世。

    母親的去世對桑格打擊很大,她認定,過度生育導致母親死亡。在母親的葬禮上,桑格當面質問她的爸爸:“是你纔會導致這一切,媽媽的死就是因爲生了太多孩子。”

    此後,她成了一名護士,並終身投身於婦女節育事業。他每月推出《女反抗者》,傳播節育信息,這在當時是違法行爲。

    桑格因此被指控並逃離美國。兩年後,她又回國開設了第一家計劃生育診所,但不到兩星期就被迫關門。1921年後,桑格設立美國節育聯盟,即後來的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

    1923年5月,桑格及其事業夥伴凱瑟琳·麥考米克漂洋過來來到歐洲,悄悄地購買大量避孕膜,然後請當地裁縫將避孕膜縫到新買的精緻時裝裏,再精心包裝,塞滿了八大箱子。通過這種方式,她們將避孕膜走私進美國,以推動節育運動。

    1937年,執着的桑格終於贏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美國醫學會承認節育是醫生的合法業務。一年後,一名法官取消節育有傷風化的聯邦禁令,但大多數州仍然保留反對節育的法律。

    但實際上,開放避孕禁令的直接原因是一戰。在一戰開始時,美軍因避孕套奇缺導致40萬軍人感染梅毒和淋病。美軍不得不大量供應避孕套給軍隊使用。

    同時,戰爭的爆發,避孕套成了一門“戰爭財”的生意。一戰前,德國幾乎生產了歐洲所有的避孕套,遠銷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際市場。

    一戰期間,美國後來居上,佔領了大部分避孕市場。

    1919年,天然膠乳避孕套以及配套的自動生產線出現,膠乳避孕套的價格大大降低。這種更薄、更結實、無味的避孕套深受市場喜愛,快速替代了橡膠避孕套。

    這是避孕史上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一戰後,各國開足馬力生產避孕套,德國再次成爲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產國,美國主要受限於國內市場。

    1929年,德國避孕套批發商——英國倫敦橡膠公司轉成爲生產商,推出了世界上首個潤滑避孕套,這就是杜蕾斯的前身。

    直到1930年代,美國政府才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障礙,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避孕套。當時美國15個最大的避孕套製造商每天共生產150萬個避孕套。

    避孕套,讓人類徹底掌控生育的數量及週期。人類第一次將生育與性愛分離,不再被無休無止的生育所綁架。

    一方面,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而不用擔心懷孕。

    在避孕套發明之前,性愛的懷孕概率,是人類無法掌控的。這就意味着這是一項不確定性的高風險運動。

    有了避孕套,這一運動變得更加可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類性福感。如此,人類第一次大膽盡情享受一江春水的快感。

    另一方面,人們又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生育的數量及時間。

    避孕套的發明,最直接的結果是促使人類的生育率下降。在1800年,一個典型的美國白人婦女通常會生育7次,但是1900年的平均水平降到了3.5次。

    控制了人口的無序供給,人類才能避免反覆陷入“馬爾薩斯陷阱”。

    2

    一“片”自由

    女權主義浪潮大規模興起

    到50年代,避孕技術又發生了第二次技術革命,而這次的推動者正是節育運動先驅瑪格麗特·桑格。

    桑格利用美國節育聯合會推廣節育理念,同時推動節育診所的開設。大蕭條期間,推遲生育成爲度過難關的重要辦法,一些家庭選擇避孕或節育。

    到了1942年,節育診所已從1930年的55家擴張到了800家。到了50年代,美國人用於避孕的費用每年估計達2億美元,避孕套成爲當時最爲流行的避孕方式。

    1953年的《時代》週刊報道:“儘管處在暗中,避孕藥具買賣已經成了一項大生意。如今有超過300家制造商從事這個行業……三家'女性清潔用品’製造商去年僅在普通雜誌上就花掉25萬美元的廣告宣傳費。”

    1950年,已經72歲高齡的桑格似乎並不滿足,她試圖最後放手一搏,將避孕的主動權從男人手上轉移到女人手上。於是,她決定改進避孕方法,找到阿斯匹林那樣服用簡便的“神奇藥片”。

    同年10月,在紐約的一次晚宴上,桑格被介紹給辛特克斯製藥公司研究部副主任格雷戈裏·平克斯,懇求後者繼續未竟之業。平克斯曾在1931年宣稱對兔子進行體外受精獲得成功,因而聲名遠揚。然而他被全美媒體討伐——褻瀆生命,哈佛大學因此辭退了平克斯。

    平克斯告訴桑格,用激素或許有希望,不過他需要大筆研發資金。桑格從生育聯合會中爭取了一小筆資金,資助平克斯開展避孕藥研究。

    平克斯的做法是往實驗室動物體內注入激素黃體酮抑制排卵,從而防止懷孕。黃體酮是由美國藥劑師拉塞爾·馬克從野生甜薯提取出來的。

    不到一年的時間,平克斯就從兔子和老鼠的實驗中證實,黃體酮具有防止排卵的功效。但是,從小白鼠到人體上,平克斯還需要大量的論證,包括一大筆研究經費。

    此時,桑格找到了與她一起並肩作戰的事業夥伴——凱瑟琳·麥考密克。出生於苦難家庭的凱瑟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了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理科學位的第一位女性。

    她嫁給了國際收割機公司的繼承人斯坦利·麥考密克。結婚兩年後斯坦利被查出患有精神分裂症。擔心疾病遺傳給下一代,凱瑟琳決定終身不生育女兒。凱瑟琳遇到桑格後,決定與後者全力投身於避孕事業。

    1953年6月,78歲高齡的凱瑟琳給平克斯開出了一張4萬美元的大額支票,並承諾提供所有研究經費。

    項目重新啓動後,平克斯在一次科學大會上遇到了一位絕佳的合作伙伴——約翰·羅森克蘭茲。後者在波士頓開設了全美第一家安全期避孕法診所,並已經將避孕藥試驗於女性身上。

    平克斯與羅森克蘭茲二人合作,借調查生殖能力之名,對美國馬薩諸塞州的50名女性進行試驗。這項試驗雖然很成功,但他們仍然無法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之後,他們前往波多黎各、墨西哥、海地進行大規模的臨牀試驗。

    1956年,平克斯和羅森克蘭茲的研究配方:異炔諾酮-炔雌醇甲醚片(Enovid),獲得了FDA的批准,成爲了第一批避孕藥。

    由於當時美國有30個州禁止生育控制,FDA批准的Enovid上面註明的功效是治療月經嚴重失調;並要求在藥物包裝上註明:此藥會阻止排卵。

    Enovid上市之後,大量美國女性以“月經失調”之名服用此藥物。當時,人們給了它一個模糊的名字——“那種藥片”。

    1959年,西爾公司向FDA提出申請,允許Enovid作爲避孕藥出售。次年,FDA正式批准了這一請求。

    到1965年,近650萬美國女性在服用“那種藥片”。同年,高等法院取消各州禁止避孕的法律(只限於已婚夫婦)。

    從此之後,避孕藥成爲繼避孕套之後又一次避孕革命。這次革命的發起者是兩位令人尊重的女性桑格和凱瑟琳,受益者則是全球廣大女性。

    避孕藥大規模上市後,女性從此掌握了生育的自主權,真正掌握了自己的身體與時間。因此,人類的家庭結構、就業結構、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重要變化。

    目前,全世界每天超過1億女性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藥。西方國家的使用比例高達30-50%,90%的瑞典女性一生中使用過口服避孕藥,88.9的德國年輕女性使用過口服避孕藥%。不過,在中國口服避孕藥的使用率不足3%。

    避孕藥對近代社會經濟的變革,並不亞於避孕套。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進一步導致人口出生率下降。

    推廣避孕藥的早期,正處於美國嬰兒潮(Baby boom)時代。從二戰後到1964年,美國誕生了7600萬人,這是一波著名的嬰兒潮。

    這一宏大的政治敘事之下,避孕藥避免不了各種爭論和非議。

    當時,羅森克蘭茲的兒子羅伯託·羅森克蘭茲對媒體表示,自己的父親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避孕藥的發現可能對世界、社會規範產生的影響,但仍舊選擇僅僅將其視作“醫學進步”。

    羅伯託說:“他(羅森克蘭茲)不想參與'與避孕藥有關的政治’”。

    但是,當避孕藥大規模使用後,嬰兒潮戛然而止。

    美國、英國曆年生育率

    來源:快易數據,智本社

    1960年,美國出生率高達3.65%,這一年FDA正式批准Enovid作爲避孕藥出售。次年開始,生育率開始遭遇滑鐵盧,一直下跌到1976年1.74%;英國則從1964年2.93%迅速下降到1977年1.69%。

    在避孕藥大規模上市之前,美國平均一個婦女會生育3.6個孩子,但到了70年代這個數據不足2個。

    第二大變化就是女性就業率大幅度提升。

    很多女性減少了生育數量,從家庭主婦轉變爲職業女性。

    “避孕藥發明出來之後,家庭結構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發生明顯變化,當今社會,有22%的婦女掙的錢比丈夫多。”

    美國婦女總會(NOW)主席特里·奧尼爾表示,“而1970年,在孩子不滿6歲的媽媽中,出去工作只有30%,70%的媽媽選擇待在家裏。而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上逆轉了。”

    2012年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經濟學家瑪莎·貝莉等人,圍繞着“分析避孕藥對女性工資的影響”做了調查研究【5】。

    這項研究的統計樣本是1943-1954年出生的4300名女性。通過分析她們18-20歲之間服用避孕藥的情況,以及其之後的薪水收入。

    研究發現,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口服避孕藥一度拉動女性工資增長了50%,越早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日後能獲得越高的工資。到了1980-1990年,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比未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平均工資高出了8%。

    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掌控生育自主權爲女性帶來了穩定的工作及學習時間。

    三分之一的樣本女性因服用避孕藥保障學業順利完成。三分之二的樣本女性因服用避孕藥,沒有中斷職業生涯,獲得了更多經驗及晉升機會。

    女性就業率的增加,提高了家庭收入、女性的家庭及社會地位。女性爲社會創造了更多經濟產值,釋放了一波女性勞動力紅利。

    第三大變化就是“性革命”。

    在電影《永恆時刻》中,女主角再次懷孕,但她已生了幾個孩子了,於是決定把孩子打掉。她爬上桌子然後跳下來,反覆多次,試圖以此告別肚子的孩子。

    這是20世紀初期歐洲的女性。雖然此時已有避孕套,但避孕與生育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男性手裏,女性處於被動的地位。

    但是,避孕藥出現後,女性徹底掌控了自己的身體。

    五六十年代開始,掌握避孕閥門的女性展現出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風尚。

    此時的好萊塢女星魅力四射,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惹得全球男人癡迷陶醉。她頻繁行走於娛樂、政治及社會大舞臺上,前往韓戰部隊慰勞演出,臺下荷爾蒙爆棚。她甚至向媒體抱怨,三次婚姻都無法讓她知道什麼叫性高潮。

    女性掌握了生育“鑰匙”,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魅力,享盡自己想要的生活。從六七十年開始,美國女性觀念大開,社會風氣煥然一新,縱慾主義流行。

    1961年美國大約有40萬女性第一次性活動時就使用了避孕藥。這一數據在第二年增長到了120萬。1964年,《時代週刊》稱避孕藥正在促成第二次性革命,避孕藥可以讓“你的性慾得到釋放。”

    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在《奇蹟迭出的一年》中寫道:“性交始於1963年——就在查泰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被解禁之後和披頭士首張唱片之前。”

    避孕藥使“性與生殖分離開來”,徹底釋放了女性的身體與慾望,打碎了禁錮女性的現實及思想枷鎖。

    第四大變化就是助推女權主義運動浪潮。

    在五十年代之前,歐美國家的性保守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得高。但是,隨着避孕藥的使用,女性在職業上、社會上開始彰顯魅力。一種全新的女性形象——漂亮、獨立、激情以及不輸給男人的職業能力,展現在世人面前。

    女性,徹底自由了,不管是身體、財務,還是時間、思想。

    在六十年代,女性主義浪潮興起,那是屬於女性避孕及女權爭取地位的火熱年代。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女性除非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否則就不可能真正解放。”

    《魔丸的誕生》一書中,這樣描述當時桑格對避孕藥的認知:

    “剛開始桑格只是將避孕視爲幫助女性控制子女數的方式。而現在,她開始相信,如果能打破性與生育的必然聯繫,女性將獲得她們無法想象的自由。婚姻將改變,男女關係將改變,家庭含義將改變,女性的就業和教育機會將改變。”

    3

    一“套”邏輯

    避孕改變了人類發展模式

    如今的避孕方式五花八門,但依然以避孕套和避孕藥爲主。

    這兩種避孕措施,給近代社會製造了各種麻煩:

    生育率下降,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加劇,人口和經濟都進入低迷增長“陷阱”,出軌率、離婚率、不婚率增加,家庭矛盾及單親家庭問題突出……

    未來,性愛機器人及基因技術,或許又會引發一場社會、經濟、家庭及倫理的變革。

    一個薄薄的避孕套、一片小小的避孕藥,以及未來的性愛機器人,對人類社會進程的改變暗含着一套深刻的邏輯。

    避孕套,是一場經濟增長方式革命,它讓人類控制了生育數量,幫助人類跳出了“馬爾薩斯陷阱”。

    避孕藥,是一場社會結構及女性的革命,它讓女性掌控了自己的性愛、工作、地位、身體、顏值及時間,家庭結構、兩性關係及社會地位發生變革。

    性愛機器人及基因技術,是一場人類繁衍及家庭倫理革命,它讓人類繁衍脫離家庭制度,人口及家庭組合基於基因最優配置。

    當然,技術只會改變人類的情感模式,而不會毀滅人性。

    避孕套、避孕藥的產生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人類掌控了人口及勞動力供給的控制權,可以根據效用最大化原則供給產能。

    避孕技術的進步,避免了人口產能無序膨脹,最終導致人口產能過剩、人地矛盾突出,從而陷入“馬爾薩斯陷阱”——這是從供給端解釋如何跳出“馬爾薩斯陷阱”。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跨越。

    當年亞當·斯密、馬爾薩斯都認爲,隨着工資的增加,人們會多生育,提供更多的勞動力。實際不然,人們在兩種情況下會減少生育:

    一是收入短時間快速下降,或者房價、物價快速上漲,實際購買力短期下降,生育意願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生育意願會下降。

    1970年代滯脹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收入下降,生育率在最低水平。

    1970-2018年美國住宅物業價格指數

    所謂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從1970年代開始美國房價快速上漲,一直持續到2007年,製造了一波史詩級的房產大牛市。房地產價格過高或上漲過快,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育率。

    二是隨着長期收入的增加,生育意願不升反降。

    這個看起來與第一個相矛盾,其實不然。第一個考慮的是總成本、短期,第二個考慮的是邊際效用及成本、長期。

    爲什麼隨着長期收入的增加,生育意願會逐漸下降?

    主要原因是,生育本身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生育的孩子越多,從單個孩子中獲得的效用不斷下降。這一點,生過二孩、三孩的父母應該體會比較深刻。

    如上圖多小孩的培養模式,生育越多,養育的總效用越大,但是邊際效用呈現遞減。

    另一個原因是,隨着收入增加,生育的機會成本增大。

    比如職業女性,不願意放棄高薪、職業晉升機會,選擇放棄二胎或推遲生育。非職業女性,家庭收入越高,生育的機會成本也越高,比如旅遊、社交、學習、顏值身材的損失以及陪伴、教育孩子的時間精力。

    所以,從長期來看,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隨着收入的增加,生育率都會下降。這符合目前絕大部分國家的趨勢。

    傑拉西在他的書《避孕藥的誕生》中曾說:“男人和女人只要還在造孩子,他們就一直避免生孩子。”

    生育率下降,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加劇,那麼經濟如何持續增長?

    多孩培養模型:邊際收益遞減,效用總額增加

    雖然多生一個孩子,效用會遞減,但從總量來說,五個孩子的效用總量要大於一個孩子。那麼,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如何彌補少生的效用損失?

    一般父母選擇教育好一個小孩,從小孩的成長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自豪感,來提高總效用(詳見《人口經濟學 | 生娃這事,經濟學家都搞錯了》)。

    單孩培養模型:邊際曲線右移,效用總額增加

    如上圖,單孩培養模型:邊際收益率及效用總額。隨着時間的推移,邊際效用遞減,但是由於教育水平提高(技術水平發生了變化),比如小學學霸、鋼琴考級,邊際遞減曲線會右移,將邊際收益率拉高,這樣效用總額反而會增加。

    時間往下推移,比如考上重點高中、越來越帥,邊際遞減曲線再次右移,如此邊際收益率會保持相對高水平,邊際總額會一直增加。

    只要把小孩培養好,成長性好的小孩,會給父母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幸福感,邊際效用不容易遞減,總效用也未必比五個小孩的少。

    有些小孩的成長曲線以及父母的邊際收益曲線更加陡峭,有些則可能更加平滑。

    有沒有生得多,還教育得好的。有,但不具有整體意義。因爲整體上是不可能的,資源是有限的。

    從多小孩的培養模型,到單個小孩的培養模型,實際上就是經濟增長方式微觀變革:數量型增長向效率型增長的轉變。

    避孕技術革命,人類可以控制勞動供給。隨着收入的增加,受邊際效用遞減及機會成本遞增支配,人們會選擇降低勞動數量供給,提高勞動素質。

    經濟持續增長依靠技術進步將邊際曲線右移,微觀上就是人口數量減少,但人力資本增加。人力資本的增加,微觀上就是教育制度及技術的進步。

    當然,如果收入增長緩慢,教育水平難以提升,單孩的邊際曲線難以右移,當人口紅利、外溢性技術紅利消失後,經濟可能會長期在低增長中徘徊。

    所以,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轉型,根本上是收入提升,推動教育制度及技術的進步,將養育的邊際收益曲線向右推移。

    本質上,避孕套、避孕藥,改變了經濟增長的邏輯。

    這套邏輯,還適用於結婚、離婚、出軌等社會行爲之中(詳見《婚姻經濟學 | 不婚、不生、出軌、離婚,家庭會消失嗎?》)。

    比如,避孕藥誕生後,沒有意外懷孕的壓力,嫖娼、出軌、婚外情的風險大大降低,效用卻大幅度上升。如此容易推高離婚率。

    由於女性生育減少,經濟收入增加,獨立性更強,離婚成本下降,離婚率可能會上升。

    從1960年代避孕藥大規模使用開始,美國的離婚率、出軌率、婚外情幾率逐漸攀升。

    將來,性愛機器人及基因技術進步,同樣符合這套邏輯。

    只是,基因技術需要相應的制度演進配合,才適合推動邊際曲線右移。

    感謝耐心閱讀:從避孕套、避孕藥的微觀角度,洞察人類社會經濟演變。

    不吝“在看”,分享他人,精進自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