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中出現了QS2021亞洲大學排名、2020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等多份榜單。對於各類國內外大學排行榜,筆者一貫的態度是“看看就好,別太當真,畢竟每一份榜單採取的評價指標及其所佔權重不盡相同”。比如說北京大學,排名在上述兩份榜單上就有較大差距,其中,QS榜單中位列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之後,排在第4位;兩岸四地榜單中則排在第2位,僅不敵清華大學。

每逢大學排行榜發佈之時,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雙一流”大學間的排位。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名校有不少實力是難分伯仲的,或者說它們處於同一水平層級,各具優勢特色。以下是筆者從戰略定位、人才培養、國家貢獻、社會服務、學科特色、綜合實力等多方面,給當下42所“雙一流”大學的分檔排名,一起來看看是否符合你的心理預期吧?

前兩檔無懸念

前兩檔高校共計7所,分別是超1檔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1.5檔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也即大名鼎鼎的“華東五校”。

“清北”+“華五”這7所“雙一流”高校位列前兩檔,基本上沒太大爭議,它們是各類榜單中常見的TOP 7高校。唯一的懸念是“華五”中誰能夠坐穩“國內第三校”的位置,從近年來的排名看,浙江大學似乎有了一定優勢。

1.5檔四校實至名歸

1.5檔中共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4所高校。其中,西安交大和哈工大來自“九校聯盟”,雖然受地理位置和區域經濟影響,但兩校的戰略定位、人才培養質量和國家貢獻度還是相當之高。人大雖然有些偏科,但人文社科類學科專業的實力,國內高校圈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國防科大有着“軍中清華”的美譽,在很多排名中並不高,主要是由於其屬性特殊,還是有相當強硬實力的。

中間檔高校超半數

2檔和2.5檔剛好處於分檔排名的中間位置,這兩檔各劃入了10所和12所高校,佔據了整個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半數以上。其中,2檔中以“中堅九校”居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常規排名基本是在國內第8-15位之間。2.5檔高校大都在全國20名左右。

後三檔高校適合“撿漏”

從高考填報志願的角度來看,處於後三檔的9所高校,高考錄取分數線在42“雙一流”大學中相對較低,適合高考生“撿漏”上名校,尤其是雲南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不過從地域來看,“雲鄭新”很具代表性,肩負着引領區域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小夥伴們,對於上述42所“雙一流”大學的8檔排名,你覺得靠譜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不同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