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上花費並不少,儘管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不需要上交書本費,但還有其他一大堆費用,比如說校服費、輔導資料費、伙食費等,這些費用加在一起並不少,不過爲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這筆錢還是得交。

除了上面這些費用,不少班級老師還會收“班費”,如果這筆錢不多家長也就不說啥了,只要能真正爲孩子着想,多花點錢也值。只是,這幾年裏,不少班級的“班費”也在不斷增加,家長不交怕孩子被孤立,只能選擇爲天價“班費”買單。

李女士的閨女瑤瑤今年上初一,剛開學時就交了學雜費、校服費、資料費、伙食費等。但這之後班裏又收了三筆費用,且全部是“班費”。每次收班費時,老師都比較活躍,積極在羣裏刷屏,讓家長配合班級的決定。

一而再再而三,很多家長不樂意了,大家不知道這“天價”班費究竟怎麼花掉的。在之後的調查統計後發現,總花費爲26000元,大半都花在老師身上。李女士女兒表示:“在教師節,班裏商量用上班費,爲老師購買了一條名貴項鍊,剩下的錢又花在集體活動上了。”

班費本該是用給孩子購買書籍、搞活動,爲何最受惠的人反而老師?且一次活動能花上萬元嗎?李女士找到家委會,表達自己的訴求,誰知卻被告知:“這已經夠省錢了,很多班級花得更多。”

過去一個學期也不過才交二三十元班費,到最後還能有結餘,如今一個學生交上千元還不夠。儘管物價上漲,消費水平提升,但這也不是班費開支大漲的理由。

那麼,班費該怎麼用才合理?

1、投票決定

如果是小錢的話,家委會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是大額開支,一定要提前告訴每個家長,可以通過投票看看大家的想法是什麼。

2、用在集體上

很多班級會對學習好的孩子額外獎勵,用上班費買上本子、筆等。不過學習好的永遠是那幾個,這對其他孩子並不公平。接下來應該讓所有孩子都參與其中,都能公平領取獎品。

3、開支明細

想要不讓家長質疑,最好的證明就是亮出開支明細,從而讓別人一目瞭然的瞭解班費開支明細。因此家委會應該按時公佈明細,讓家長知道錢是怎麼花的。

孩子的教育不容易,需要家長有更多的擔當和責任,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不會被外界所幹擾,更好的成人成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