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是國務院爲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民生工程,目的是改善羣衆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根據2019年底市住建局摸底調查統計,我市中心城區仍有各類棚戶區項目100個22061戶,其中,花山區48個10716戶,雨山區43個10514戶,慈湖9個831戶,主要分佈在205國道沿線、雨山湖周邊、向山地區、馬鋼公司職工家屬區等區域,計劃分3年完成改造。

針對最近有些市民在議論,所謂的“2020年將是棚改的‘收尾之年’、‘結束之年’,明年起,棚改政策就要退出歷史舞臺”等等這些說法,究竟是否屬實?交通音樂廣播《千房百計》記者曉燕採訪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長沈長結。

據沈科長介紹,2020年,我市中心城區改造棚戶區55個8393戶,其中,花山區24個4017戶,雨山區28個4093戶,慈湖3個283戶。截至11月底,已完成徵遷7306戶,佔目標任務的87%;已完成拆除2723戶,佔已簽約總數的37.2%。

城鎮棚戶區範圍界定

城鎮棚戶區,主要是包括位於我市城鎮規劃區範圍內城市棚戶區、城市危房、城中村和重點鎮駐地棚戶區。

城市棚戶區

是指在城市建成區內簡易結構房屋較多、建築密度較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建築安全隱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環境“髒亂差”的區域。

城市危房

是指房屋質量總體較差,經有資質專業檢測單位按照《危險房屋鑑定標準KJGJ125)評定爲C級、D級,需要拆除新建或改建的房屋。

城中村

是指在城市(含縣城)建成區內,土地未被徵收或部分徵收,原農村居民未轉爲或部分轉爲城鎮戶籍,仍然實行鄉村行政建制管理的區域。

全國重點鎮駐地

是指由住建部等7部委公佈全國重點鎮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因建設及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2021年棚戶區改造計劃

2021年棚戶區改造計劃圍繞提升205國道沿線以及採石風景區城市形象、消除城市危房安全隱患、改善向山地區棚戶區居民生活環境、爭取發行更多債券額度等方面進行謀劃。經摸排,2021年中心城區計劃改造各類棚戶區21個3817戶,其中:花山區9個2280戶,雨山區11個1110戶,慈湖高新區1個427戶。

棚戶區改造按規定是我國政府爲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有效改善了困難羣衆住房條件,提升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了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

記者/編輯:曉燕

審覈:浩宇

監製:海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