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黨委和政府立足山區實際、依託山區資源,着力推動產業、生態、文化、社會治理等方面工作,爲山區居民生活條件和環境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以產業爲主導,探索實施土地流轉拿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入股分紅獲股金、發展產業得現金的“四金”模式,爲高原山區開闢致富的發展新路。圖爲月望鄉花農在千畝花田中採摘萬壽菊。(雲南省曲靖市紀委監委供 趙洋洋 攝)

重慶市璧山區三合鎮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力脫貧。該鎮二郎村爲市級貧困村,有一半面積爲山區。鎮政府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優勢,通過修建登山步道、舉辦春茶梨花節等,帶動當地鄉村旅遊業發展和農副土特產品銷售。圖爲春茶梨花節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參觀遊覽。(重慶市璧山區紀委監委供 李海川 攝)

浙江省寧波市以綠色生態作基底,全面加強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山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等特色產業,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圖爲寧海縣黃壇鎮中央山村村容村貌。(浙江省餘姚市紀委市監委供 餘青峯 攝)

福建省安溪縣堅持茶山發展生態建設理念,在山頂種植固土防護林,在山腰中道路兩邊及周圍種植隔離帶,在底部種植林木或果樹,以保持茶園的生態體系,守住綠水青山,讓羣衆在家門口致富。圖爲茶農在感德鎮蘆地村的生態茶山勞作。(福建省安溪縣紀委監委 林偉彬 攝)

尖山村是河南省新密市的山區村寨。爲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該市堅持搬遷與脫貧同步,實施一大批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爲搬遷羣衆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圖爲村民在新家園經營農家樂,晾曬秋糧。(河南省新密市紀委監委供 梁冠山 攝)

江西省南城縣龍湖鎮地處偏遠山區,全鎮山林總面積28萬畝。鎮政府堅持清溝加濾“治水”保障河暢水清,禁燒秸稈“治氣”保護藍天白雲,改廁拆舊“治亂”優化村居條件,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圖爲龍湖鎮航拍實景。(江西省南城縣紀委監委供 裘聰 攝)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於露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