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沃森生物被指“賤賣”優質資產背後:泰格醫藥和北大系舊將浮出水面

沃森生物(300142.SZ)的神祕資本局,若隱若現。

今年12月8日,沃森生物公開對深交所的回覆函。5天前,沃森生物發佈將出售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澤潤”)部分股權的公告,引起軒然大波。沃森生物隨後公告,取消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出售上海澤潤的事宜,即取消轉讓上海澤潤的股權。

不過,沃森生物的風波,已引來深交所的關注。回覆函中,沃森生物連續用了16個“不存在”,否認賤賣上海澤潤、損害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利益,並公開兩個受讓方的股權穿透情況,說明高層與受讓方不存在關聯。

事實真相到底如何?撥開盤根錯節的關係網,一個包含沃森生物、泰格醫藥、前北大系資本猛將的組合,逐漸浮出水面。

估值對標誰

根據公告,沃森生物擬合計向淄博韻澤、永修觀由等兩家企業,轉讓上海澤潤32.6%股權,轉讓價11.4億元,上海澤潤的對價估值35億元。轉讓完成後,沃森生物仍持有上海澤潤的28.5%股權,但將失去控股權。

上海澤潤主營HPV疫苗,在研藥品有二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資本市場上,截至今年12月9日,同類上市公司萬泰生物市值已高達809.89億元。

憤慨、不滿,在隨後的機構電話會議上,有機構質疑沃森生物的交易對價是否嚴重偏離對標企業價值,即上海澤潤被“賤賣”。一場輿論風波迅速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不過,出具回覆前,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率先在公開場合露面。

李雲春把公開表態放在了央視財經頻道。專訪中,李雲春主動談及上海澤潤的35億元估值,認爲企業錨定的是估值28億元的北京康樂衛士、估值30億元的江蘇瑞科,以及沃森生物當初受讓惠生生物出售上海澤潤的對價。

言下之意,上海澤潤沒有被“賤賣”。李雲春也提及機構的強烈反對:“很遺憾,項目推出來沒有得到一些投資人的理解。”

不過,機構的估值是建立在現有藥品的銷售前景上。李雲春選取的幾個對標,仍有待商榷。

今年6月,沃森生物公告上海澤潤研發的二價HPV疫苗獲得藥品生產受理,九價HPV疫苗啓動臨牀試驗。天風證券曾在研報中預測,二價HPV疫苗上市時間大約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有望實現峯值銷售額24.58億元。

相反,北京康樂衛士和江蘇瑞科的網站顯示,企業研發的HPV疫苗都在臨牀試驗階段,上市日程都未有預期。

對此,就對標企業、轉讓估值是否合理等問題,《投資者網》向沃森生物求證,對方未予置評。

神祕的“中間人”

上海澤潤的股權結構,如一張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網。層層穿透,才能辨析真相。

企查查顯示,上海澤潤有12家企業直接持股。除沃森生物外,其餘皆爲投資平臺。每個投資平臺,持股的機構、自然人如套娃般,層層穿透後汗牛充棟。

這裏面,泰格醫藥的身影不斷閃爍。

根據企查查,泰格醫藥通過旗下一家投資平臺,間接持股上海澤潤2.55%。本輪風波的受讓方淄博韻澤、永修觀由,泰格醫藥也通過投資平臺間接持股15.79%、32.06%。

若再穿透“套娃”,還牽扯出一個關鍵人物,一個遊走在沃森生物與泰格醫藥的重要中間人。

作爲上海澤潤的受讓方之一,永修觀由的最終受益人,在企查查上顯示爲陳勇。陳勇與泰格醫藥交往甚密,2016年泰格醫藥收購泰州捷通泰瑞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法人代表也是陳勇。

(資料參考自企查查,其他股東不再詳細列舉)

沃森生物、泰格醫藥、陳勇,命運的旋轉門似乎在把三者不斷牽扯、綁定,以至於他們時常共同出現在資本市場的多起案例中。

企查查顯示,陳勇履任過方正證券副總裁、北大方正醫療醫藥事業部副總裁中國高科總裁,2013年起創立私募投資平臺,全資控股了石河子睿德信股權投資(以下簡稱“睿德信股權”)。

2015年,沃森生物公告,計劃與泰格醫療共同設立併購基金,但基金的日常經營委託給睿德信股權,即陳勇的投資平臺。2018年,合作的併購基金正式成立,名爲嘉興觀由興沃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觀由興沃”)。

通過企查查的股權穿透圖,沃森生物、泰格醫藥、陳勇的投資平臺各自持有觀由興沃15.29%、15.29%、1%的股權,另有興業基金的子公司興業財富持股44.71%,以及一衆自然人股東。

儘管持股比例非常小,但企查查仍通過大數據分析,把陳勇設爲併購基金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到目前爲止,該併購基金僅投資一家企業,即今年在香港上市的嘉和生物。

對此,《投資者網》就轉讓上海澤潤給陳勇,是否在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向沃森生物求證,對方未予置評。

(資料參考自企查查,其他股東不再詳細列舉)

資本鐵三角

陳勇的職業生涯分爲兩個階段,上半場在北大系,下半場在醫藥江湖。

2012年4月,陳勇請辭中國高科的總裁職位。中國高科是北大系的重要產業,在此之前,陳勇先後在北大系的方正證券、北大方正集團任職高位,負責過投資運作。

之後,北大系發生李友風波,但陳勇此時已離開北大系,開始與泰格醫藥合作。2014年7月,泰格醫藥公告,擬與陳勇控股的睿德信股權設立併購基金。

公告中,陳勇的北大EMBA碩士經歷也被公開。巧合的是,泰格醫藥董事長葉小平的母校揚州大學,在網站“傑出校友”欄目裏,也介紹過葉小平擁有北大EMBA學位。

北大EMBA,成了陳勇與葉小平的共同點。雖不能證實兩人在博雅塔相識,但兩人以資本的名義攢局,足以證明交情匪淺。

這個資本局,一年後由二人轉變爲三人行。2015年,沃森生物公告與泰格醫藥共同設立併購基金。之前陳勇與泰格醫藥計劃的方案被重新修訂,最後在2018年確定成立觀由興沃,三方共同持股。

沃森生物、泰格醫藥、陳勇,至此組成資本鐵三角。鐵三角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嘉和生物。

2015年,沃森生物宣佈子公司嘉和生物與泰格醫藥展開戰略合作,後者爲前者的臨牀研究提供幫助。三年之後合作升級,嘉和生物開啓最大的股權變動。

2018年,沃森生物向多家機構(如高瓴資本、華興康平等)出售嘉和生物的股權,嘉和生物也啓動一輪增資擴股。一系列變動下來,最終沃森生物失去了嘉和生物的控股權,僅保留部分股權,但泰格醫藥通過增資入股嘉和生物,同時併購基金觀由興沃也持有嘉和生物5.2%股權。

今年10月,嘉和生物在香港上市,泰格醫藥、陳勇閃現股東名單。一場資本運作下來,失去控股權的沃森生物,成了持倉機構批評的衆矢之的。

嘉和生物的故事,是否會在上海澤潤身上重演?整個資本市場或許都在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