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 Mate40 和 10 至尊版突然火了起來。

等下,不是你以爲的華爲 Mate40 和小米 10 至尊版,而是 ivvi Mate40 和小辣椒 10 至尊版(目前已更名爲小辣椒 X11 Pro)。

是的,你沒有眼花。從外形上看,ivvi Mate40 和華爲 Mate40、小辣椒 X11 Pro 和小米 10 至尊版,背面的設計語言幾乎一模一樣,頗有真假李逵的味道。

山寨機市場,又復活了?

對於部分讀者來說,上次看到這種東施效顰的山寨機,可能還是好幾年前。

雷軍曾在去年公開表示,‘在小米的參與和推動之下,中國的山寨機已被徹底消滅’。

但如果上拼多多和淘寶搜一下,會發現小米重新定義了‘消滅’。山寨機依然遍地橫行,無論是產品名稱還是外形,抄襲程度沒有最過分,只有更過分。

有意思的是,今年一月,小辣椒創始人王曉雁正式官宣自己加入小米集團,並表示‘一元復始,繼往開來。’而另一邊,小辣椒將山寨之手也伸向了小米。

我在拼多多和淘寶逛了一圈後,發現小辣椒的山寨手機不僅型號豐富,銷量也出奇的高。

比如外形酷似 vivo X50 系列的小辣椒 X50 Pro,拼多多顯示已售 4 萬件。vivo 看了都要直呼內行。

背面和 Reno 4 極爲相似的小辣椒 R40 Pro,售價 579 元,拼多多顯示已拼 1 萬多件。

再如從外形到 UI 都很像華爲 Mate30 系列的小辣椒 Mate30 Max,售價 467 元,已售將近 5000 件。

賣得最好的一款,不是酷似小米 10 至尊版的小辣椒 X11 Pro,而是售價爲 369 元的小辣椒 X9。這臺手機似乎有小辣椒獨創的一些設計,或者說把其他型號手機的特徵縫合到一起,形成的一款產品。拼多多顯示總銷量已超 10 萬件。

我們再來看看號稱‘千元制霸’的 ivvi M40,售價 558 元,總銷量達 1.3 萬件。這後蓋設計,簡直是和華爲 Mate40 系列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甚至連廣告標語都要抄作業,‘性能旗艦,躍見非凡’。

ivvi 的旗艦店裏也有十餘款在售機型。賣得最好的是 ivvi X12,名稱和後蓋設計或許是想抄 iPhone 12 的作業。售價 524 元,拼多多顯示已拼 1.7 萬件。

小辣椒和 ivvi 都只是山寨機市場的冰山一角。只要在拼多多或淘寶裏搜索如‘學生手機’‘多核手機’等關鍵詞,便可以看到許多眼熟的機型,但卻是 VOVG、viipoo、中興守護寶、唯米、米藍等沒見過的品牌。

還有一些熟悉的品牌,如金立、朵唯、酷比等,這些在功能機時代稱霸一方的品牌,也已淪落爲山寨機的代工廠。

山寨機的廣告,真的很雷人

除了外形和名稱山寨以外,我在逛了兩天的山寨機市場後,總結出了山寨機幾個共通的特點。

不提及芯片型號,只強調 x 核後置攝像頭只有一顆能工作,其他是充數高清屏並不高清,普遍是 720P宣稱快充,但實際多爲 5V1A正臉基本都是‘水滴屏’涉嫌虛假宣傳

首先在芯片方面,山寨手機一般都強調自己是八核、真八核,甚至稱自己是十核處理器。收斂一點的品牌會宣稱‘多核處理器’,試圖以模糊的介紹讓人‘不明覺厲’。

我目前還未看到,有標明處理器具體型號的山寨機(500 元左右)。有些品牌只會在參數表裏標上聯發科/MTK,但型號不得而知。個別售價近千元的山寨機,可能會採用 2018 年發佈的驍龍 855 處理器,這是其最大的賣點所在。

令我感到氣憤的是,不少品牌的山寨機在商品詳情頁,給每顆攝像頭都標上了像素或者焦段。但實際上只有一顆攝像頭可以工作。

 

如果問客服,客服先是會告訴你攝像頭是真實的。如果追問的話,他們會謊稱‘一顆主攝像,其他的是用來輔助或補光的’,屬實把我氣笑了。那些對電子產品不瞭解羣體,就很容易被誤導、欺騙。

很少有客服會直截了當的告訴你,只有一顆攝像頭可以工作,其餘的攝像頭爲裝飾。

多數情況下,山寨機在商品詳情頁會模糊處理攝像頭的相關表述。比如小辣椒 P40,在商品簡介裏,用極小的字體標註了‘AI 廣角三攝外觀方案’,‘外觀’二字就很有靈性。

除了攝像頭,屏幕也是‘重災區’。所謂高清屏、超清屏、護眼屏,實際上並不高清。仔細觀看參數欄,會發現基本都是 720P 的屏幕。在動輒 6-7 英寸的尺寸下,這一分辨率並不能稱得上高清了。

‘高清屏’不高清,‘快充’也充不快。往往山寨機宣稱的極速充電、高速快充,都是假的。有的廠商會在參數欄的最下方標註充電功率,能看得到的,都是 5V1A。

 

回到外觀上,無論山寨機的後蓋怎麼變,前臉都是‘萬年不變’的‘水滴屏’。這是因爲挖孔屏的成本相對較高,水滴屏能壓低山寨機的成本。

在看過一大圈山寨機的介紹後,我發現虛假宣傳已經成爲山寨手機的標配。比如 ivvi M40 在介紹鏡頭時,稱其有 2100 萬像素超感知鏡頭、13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超清人像景深鏡頭、4mm 微距鏡頭,還有 OIS 光學防抖功能。

因未實際體驗,暫且不論 OIS 光學防抖是不是真的。光從客服的解釋和評論區的反饋中,就能斷定後面五顆攝像頭,只有一顆可以工作,其餘四顆都是裝飾。

主播直播的時候,也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表述、甚至違反廣告法的表述來介紹產品,比如‘這款手機的續航非常強,4000 毫安時的大電池,可以待機三天’;‘這款手機像素是最高的、拍照是最清楚的’等等。

涉嫌虛假宣傳帶來的後果,就是讓那些不懂電子產品,不理解參數的羣體受到矇蔽和欺騙。比如這臺 ivvi M40 的拼團價是 555 元,對於高中生、低線城市的全職母親、中老年人等羣體來說,可能就是半個月的生活費。花這些錢買一個‘電子垃圾’,實在讓人心疼。

在數字鴻溝逐漸加深的今天,我們不能認爲被騙是‘愚蠢’的表現。對於數碼領域,不瞭解是非常正常的。這些消費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受害者,被模糊、虛假的宣傳所誤導。這種現象理應引起更多人關注和重視。

都2020 年了,爲啥還有山寨機?

隨着紅米、榮耀、OV 等品牌在千元機市場的不斷耕耘,人們在預算不足時也有很多‘正規軍’可以選購。爲什麼山寨機還如此猖獗呢?

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是‘有市場’,二是‘有錢賺’。

即便當今各大品牌的千元機價格已在不斷下探,但在 300-500 元的價格區間,還沒足夠多的機型選擇。主要是在保證用戶體驗的情況下,這個價位當前還做不到高刷新率、曲面屏、快充等高端機型擁有的特性。

反觀這些售價不足 600 元的山寨機型,個個都有‘十八般武藝’,三攝、四攝、甚至五攝,曲面屏、快充、八核處理器等描述,看起來極具‘性價比’。

而那些預算不足,又想買到‘性價比’機型的人羣,看到這些或誇張或虛假的商品介紹,難免心動。尤其是無收入或低收入人羣,花 500 元買一部手機,已經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了,他們更想把錢花在‘刀刃’上。

在山寨機的評論區裏,有很多農民朋友、工廠工人、全職媽媽等。這些人對手機有特定需求,儘管他們可能不理解具體參數的含義,但往往他們看到大屏、大電池等字眼,就認爲這款手機符合自己的需求,可以更好地追劇、刷抖音和快手。

另外山寨機宣稱的 AI 高清攝像頭、AI 多攝,可能會讓全職母親們認爲可以更好地記錄孩子成長,於是我們可以在評論區看到不少‘曬娃’的用戶。

而那些預算有限,又想要玩遊戲的羣體,對手機性能也有需求。所以他們看到山寨機的八核處理器、PC 級散熱等描述時,容易被誘導、吸引。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在選擇山寨機時,是出於虛榮心。畢竟花 1/10 的價格,便能買到和旗艦機外觀相似的手機,可謂是‘性價比之選’。

除有市場外,有錢賺更是山寨機層出不窮的原因。

自 2004 年,聯發科推出 Turnkey Solution‘一站式’解決方案後,手機公司可以直接和聯發科合作,購買芯片、手機軟件平臺、第三方軟件的捆綁方案。手機設計公司不再需要自己開發軟硬件,手機研發的門檻和週期劇烈下降,相當於給山寨機市場打開了任督二脈。

即便聯發科現在想把自己的產品形象向高端方向打造,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市場上的山寨機,依舊和聯發科有着十分緊密的關係,聯發科很難擺脫‘山寨之王’的標籤。

這些山寨機公司就像拼樂高一樣,將軟硬件採購來之後,仿照其他品牌的旗艦機開個模具、完成拼裝,便可上市銷售。這讓不少人賺的盆滿鉢滿。

除了那些名不見經傳的 VOVG、viipoo、唯米、米藍等品牌,當前我們看到的山寨機,更多是傳統品牌的墮落之作。

像金立、朵唯這種如今盛產山寨機的品牌,我們並不陌生。在功能機時代它們也曾‘叱吒風雲’。小辣椒也曾跟隨小米的步伐,火過一段時間。

而看起來山寨味十足的 ivvi,背後也有酷派撐腰。天眼查顯示,ivvi 是酷派公司的旗下品牌,還曾請趙麗穎擔任代言人。

這些品牌爲什麼淪落至此?首要原因還是自研成本高,在市場份額被擠壓、自身技術不雄厚的前提下,自行設計、開發新手機顯然不現實。而藉助聯發科的方案,可以低成本地製造山寨手機,賺錢謀生不成問題。

山寨機會被消滅嗎?

‘山寨’的定義是什麼?按照普遍理解,山寨代指由模仿、複製、抄襲的行爲,和由此而來的產物。

以前我們提到‘山寨手機’時,往往是指由民間力量發起的,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製造的數碼產物。而隨着曾經的大品牌淪落,現在的山寨手機不只侷限於小作坊的產物了。

老實說,山寨機的存在,在某種意義上促進了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比如當今流行的雙卡雙待、大電池等特點,以前曾被視爲山寨機的標誌。這些特點具有很強的人民性,山寨機逼迫‘廟堂產品’更加註意自己的文化,以及產品的人文關懷。

但這決不能成爲任由山寨機氾濫的理由。山寨手機對於知識產權的侵害、劣幣驅逐良幣效應,會擾亂市場環境,亂打價格戰甚至危害到正規品牌的創新。

我更關心的,是山寨機的質量問題,比如電池的安全性能否被保證。另外,不少山寨機的用戶是學生、全職母親。當未成年人接觸到這類劣質屏幕,是否會對他們發育未完全的眼睛造成更大的傷害?這些疑問讓我感到不安。

另外,山寨機不像正規品牌那樣重視用戶隱私。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儲存的資料是否會被泄露也是一大問題。

在可預見的未來,山寨機能否被消滅?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可能是悲觀的。有市場又有錢賺,山寨廠商就像除不盡的小強。那些不懂數碼的消費者,被誇張、虛假的山寨機廣告騙得團團轉,但沒人看見、關心他們。

如果讓我給出一個整治山寨亂象的入口,首要的便是規範廣告宣傳。平臺能否負起責任,審查這些山寨手機的描述是否真實、主播直播用語是否規範。當山寨手機原形畢露,不再以虛假廣告掩飾自己,那麼一些消費者或許會用腳投票,擁抱正規品牌。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告知周圍人山寨手機的風險,幫助那些不懂數碼產品的朋友擦亮眼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