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說拿鬣狗與老虎比就是關公戰秦瓊,沒有任何的討論價值,但是,如果你認爲鬣狗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與老虎沒有任何相遇的機會,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爲在現實中,鬣狗與老虎在分佈上是有一定的重合的。那麼,哪種鬣狗與老虎有相遇的機會呢?幾條鬣狗能夠和老虎抗衡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鬣狗與老虎的分佈

提起鬣狗,許多小夥伴的印象就是會“掏肛”、總是“以多欺少”、像一羣“強盜”一樣、全身佈滿了黑色斑點的鬣狗。當然,這種鬣狗是目前鬣狗下數量最多(2.4-4.5萬頭之間)、分佈最廣(整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的存在,它就是斑鬣狗。

但是,鬣狗科下並不是只有斑鬣狗一種鬣狗,而是一種四種,其中斑鬣狗、棕鬣狗以及縞鬣狗(條紋鬣狗)是鬣狗亞科下的三種動物,而在鬣狗科下還有一個亞科-土狼亞科,在該亞科下僅有一種動物,它就是土狼(冠鬣狗)。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鬣狗有四種,而不是隻有一種。

從分佈上看,斑鬣狗、棕鬣狗以及冠鬣狗都是非洲獨有的動物,但是縞鬣狗就不同了,它在非洲和亞洲都有分佈。在野生環境下,縞鬣狗主要分佈在非洲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以及亞洲的西南部,其中在亞洲的縞鬣狗主要分佈在阿拉伯半島到印度北部稀樹草原之上。

而現存的老虎一共有6個亞種,其中在印度有大量分佈的就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老虎-孟加拉虎了,而且孟加拉虎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老虎。並且在印度孟加拉虎在北部的分佈也很廣。

因此,二者在印度北部是有重合的。其次,根據生物學家的觀察發現,縞鬣狗在印度地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就是撿食孟加拉虎和花豹喫剩的獵物殘骸。並且在印度的多個老虎國家公園中,也是有縞鬣狗的分佈的。

因此,鬣狗與老虎在野生環境下是有相遇機會的,只不過由於縞鬣狗體型較小,再加上它們大都是獨居或者成對出現的,所以它們會通過氣味主動的規避老虎。(下圖紅色區域爲縞鬣狗的分佈圖)

幾條鬣狗能夠與老虎抗衡?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能與老虎在野外相遇的只有分佈在印度北部的縞鬣狗,而成年縞鬣狗的體長在1.1米左右,體重平均在40公斤左右。這個體型數據,在成年後體重在180公斤左右的孟加拉虎面前根本就不夠看。再加上縞鬣狗不像其他鬣狗那樣高度羣居,更沒有團隊配合可言。如果非要一戰的話,孟加拉虎能夠瞬間擊殺單隻縞鬣狗,而由於縞鬣狗間沒有配合,所以,其他的縞鬣狗看到同類被秒殺,會四散而逃。因此,無論多少隻縞鬣狗都無法與老虎抗衡。

如果是拋開地域的限制,讓體型最大的鬣狗斑鬣狗與老虎對戰的話,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因爲,在斑鬣狗的原生環境中,它們本身就是高度羣居的動物,而且有着團隊配合。並且斑鬣狗成年後體重平均在55-65公斤左右,要比縞鬣狗大很多。最關鍵的是,斑鬣狗經常利用數量的優勢圍攻獅子和花豹,有着豐富的對戰大型食肉動物的經驗。

在斑鬣狗的生境中,單隻成年雌性斑鬣狗(體重平均65公斤左右)就敢與大貓非洲豹叫板,而且通常非洲豹還不具備單殺如此大個體斑鬣狗的能力,而且3只左右的斑鬣狗就能圍攻一頭成年的母獅,並且在圍攻時,如果母獅不逃跑,大概率會被“掏肛”。

雖然母獅的體型比雄獅要小很多,但是它們的平均體重與雌性老虎的平均體重非常的接近,因此,3條以上的斑鬣狗就能與一頭雌性老虎抗衡(注意抗衡不等於殺死)。

但是,如果換成是雄獅,情況就又不一樣了。雄獅有着單殺斑鬣狗的能力,因此,就目前科學家觀測的數據看,沒有過一個鬣狗羣成功獵殺過成年健康的雄獅,反而在雄獅遇到鬣狗羣時,經常會主動的上前獵殺它們的成員。而雄獅和母獅的差距,就在於是否能夠秒殺個體上。畢竟對於斑鬣狗來說,它們也要權衡利弊,如果是冒着死亡的危險,它們是不會選擇攻擊的。

由於雄性的體型還略小於雄性老虎(不同亞種的平均體重),再加上老虎是獨居動物,它們單獨的獵殺能力本來就強,所以在面對斑鬣狗時,它們也能輕鬆的獵殺鬣狗羣的成員。這樣整個鬣狗羣就會四散奔逃。

因此,在實戰中,無論多少條鬣狗都無法與雄性的老虎抗衡。

總結

在老虎與鬣狗分佈重合的地區,鬣狗與老虎毫無一戰之力,只能是撿食老虎喫剩的殘羹冷炙,再加上縞鬣狗沒有羣居性,更沒有配合可言,所以無論多少隻縞鬣狗都無法與成年的老虎抗衡。如果去掉地域的限制,有獅子作爲參考,我認爲3條以上的斑鬣狗能夠與雌性老虎抗衡,至於雄性老虎,多少隻斑鬣狗也無法與之抗衡,這一點可以參考雄獅和斑鬣狗的獵殺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