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臘梅5朵|圖 網絡(侵刪)

收到賈平凹先生簽名的小說《暫坐》,我再次認真拜讀了一遍此書,心被悲傷的故事結尾牢牢抓住,我爲書中的主人公海若感到深深地悲哀!寫此文以排遣傷痛。

小說《暫坐》是以悲劇結尾的,書名“暫坐”似乎已經點明瞭主題,本來短暫的東西,你越是要抓住它,它就跑得越快。

本來以爲這是滿布霧霾的西京城最能淨化人的腐蝕心靈的地方,可越讀越覺得讓人詫異。或許這就是賈平凹先生精心又引人的構思和文筆。

有人說《暫坐》是《廢都》的延續,但我更想說《暫坐》是賈平凹先生寫作人生的昇華,年近七旬的賈平凹先生早已褪去年輕時的銳氣,文字裏多了幾分厚重,幾分平和。他站在一個至高點俯瞰社會,用心記錄時代的滄桑變幻,用一支筆寫盡社會百態,物慾橫溢的年代,人心浮躁卻又不乏溫情。

也許是因爲作品出版時,賈平凹先生已經年近七旬,看問題的層次會更深一些,帶着一些釋然和回顧,輕鬆把人性拿捏在指尖。

既16年《廢都》被封禁後,《暫坐》再次成爲賈平凹作品的高地, 要真說兩者從深層意義上有什麼不同,那便是《暫坐》寫得更壓抑,這種壓抑才能將作品後半段的情感像洪水猛獸一樣釋放出來。

再次讀完《暫坐》,海若老闆的暫坐茶莊也在悲劇氛圍中煙消雲散了,作者以聖彼得堡的美女伊娃開開心心的又一次抵達西京開頭,再以伊娃充滿失望地離開結束。

海若、向其語、應麗後、嚴念初、司一楠、虞本溫、陸以可、徐棲、希立水、辛起、馮迎等十多個女子,圍繞她們與好友夏自花住院爲線索,描繪出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一羣美豔無比的都市麗人,她們貌似有錢、獨立、卻爲各自的努力拼搏着,暫坐茶莊是她們釋放內心落寞的地方,又是她們找到歡樂的地方,還是她們傷心的地方。獨身女人在都市生存,儘管對自身的要求這樣的嚴格,卻最終依舊擺脫不了支撐不下去的結局。

衆多的女人在一起,關係卻是那樣的亂,年輕漂亮的應麗後通過做醫療器械的嚴念初認識王院長和胡老闆,以每月五十萬高額利息借給胡、王一千萬做生意,胡老闆在生意虧損後跑路,改寫合約時,嚴念初巧於心計地再次起草合約時,把自己“擔保人”的身份改爲“連帶擔保人”,海若抱怨地對應麗後說:“你咋不看就簽了字?”這就是被弈光稱之爲西京十塊玉的做法,看起來“一團和氣”,做事卻如此不地道。

而據工商局老申介紹:西京城齋號“玉樓”藏玉頗多,四大奇,第一,身價過億的闞教授;第二,單身到55歲,與一年輕漂亮美女結婚,被人看做是女的貪圖玉;第三,婚後打打鬧鬧,卻生了一個女兒;第四,女兒一歲半離婚,闞教授爭到撫養權,女的分到不菲家產;最後大家都議論孩子不像闞教授,親子鑑定結果不是闞教授的。問:那女的叫什麼名字?老申說:姓嚴,叫念初。這就是坐實了的西京十塊玉成員之一。

文中的主線人物夏自花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大家,她是離異、是喪偶、結過婚,在醫院伺候夏自花離世的小蘇,在知道有一個姓曾的開金礦的老闆,自己有家有室,是給夏自花承諾要離婚了娶她,但和夏自花都有了孩子,孩子都三歲了,婚仍離不了。這就是小蘇在內心憋不住的實情,夏自花忍心做小三、寧願欺騙“好”姐妹,也要隱藏自己的企圖,小說讓她離開人世,這是作者符合世界觀,也是遵循科學的結果,長期鬱鬱寡歡,欺騙的日子,種下病根是必然!

海若老闆的特點:非常強勢、熱心好姐妹的事情、生意順風順水,而當市委書記被雙規、祕書長被調查、齊老闆被逮捕、小唐(唐茵茵)被傳喚協助調查後,市紀委工作人員電話命令她必須去“西苑飯店”接受調查,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茶莊老闆就這樣揭開了敗落的序幕;而她們幫助轉移財產的辛起前夫的前來茶莊的打砸和茶莊的離奇爆炸隨之而來;一個茶莊也就那樣搬走了。

一心想着通過吳老闆,迎接“活佛”的誠懇期望,最終一直沒有如願,因航班失事喪生的馮迎生前的遺字也是那樣的說不明道不白。搞藝術的馮迎也是這樣的迷茫

馮迎的航班失事,弈光與範伯生無頭緒地談了半宿,最後打電話給海若,海若接電話到出現在拾雲堂的描寫,把一位單身女人的內心戳透了的展現出來。海若從“驚喜”到精心梳洗打扮,如約相赴,有範伯生在多少有些失望,比《廢都》裏的寫法又是另一個層面的高!

辛起,這個名字,或許也是賈平凹先生在書中的另一個暗示,一切因她而起,一切因她而滅;帶着禍來,帶着傷走。

雖然,看似姐妹團的瓦解是因爲茶莊的爆炸以及海若的出事,但是,實則姐妹團內裏早已發生了質變,說好的相守相依,卻終究逃脫不了“塑料姐妹花”的魔咒。

女人的心思比男人細膩敏感,很多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你以爲是一萬年,卻又只不過是明日之事。

人性往往存在很多弱點和漏洞,卻唯有一點,也是最大的一點,促成任何的“塑料友誼”,便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着的意義,這羣女子又是如何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她們在經濟獨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兒,又怎樣的艱辛、迷惘、無奈甚至墮落,也是每一個人的狀態。

《暫坐》真正讓這種陌生化達到引爆點的,正是暫坐茶莊的爆炸,而在此之前,屬於個人的系列悲劇則可以視爲一點點累積起來的火藥。茶莊的爆炸,自然也炸燬了二樓的壁畫。壁畫上的飛天圖案,被炸成了一塊塊牆皮。那些在現實的泥沼中掙扎的人,彷彿也在飛天的努力中紛紛墜落。至此可以斷言,對活佛的等待雖然沒有拯救到小說中的衆人,但卻拯救了這篇小說,它使得這篇小說免於流於對生活的一般化模仿。相反,它讓小說成爲了一個更具意向性的整體,而從尋求救贖的社會心理中抽象出來的對活佛的等待,則較好的實現了文本的陌生化。

《妙法蓮華經》中有言:“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暫坐茶莊在這次爆炸中,也成了“火宅”,這究竟是喻示等待活佛的虛妄,還是說,這是某種更高的意志在籍此表達對人間一切蠅營狗苟與衆生執迷不悟的失望呢?這是一個問題!

賈平凹在小說最後留給我們的,只有一片生活的廢墟和希望破滅後的巨大失落!

所以,我感到深深地、深深地悲哀!

賈平凹先生簽名書

作者簡介:臘梅5朵,簡書創作者。

-End-

感謝你的支持,歡迎點贊和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