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媽媽眼中都是屬於偏瘦偏小的,一般媽媽也不知道用什麼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寶寶是否處於正常的體重標準。

在門診可能會遇到這種場景,一位媽媽帶6個月大寶寶到門診打疫苗,隨口問:“爲什麼我的寶寶看起來比鄰居5個月大的寶寶還小?寶寶是不是營養不良啊?”......諸如此類問題屢見不鮮。

很多長輩認爲寶寶就應該白白胖胖纔好。殊不知超重的嬰幼兒,成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病的風險也比較高。

孩子的胖瘦和遺傳、飲食、運動、疾病等多種因素相關,尤其是有些孩子,就是天生停不下來的發動機,活動量很大,所以總看着偏瘦,但實際身體沒問題。而且,大部分孩子不能通過一次檢查就判斷其體重是否正常,只有經過長期連續的監測纔有意義。

如何正確認識寶寶的身高、體重呢?這篇文章或許能夠幫助大家瞭解。

生長曲線圖知多少

到底如何評估寶寶的身高、體重和頭圍呢?寶爸寶媽每本寶寶手冊上面都有《兒童生長曲線圖》吧。每次到醫院做新生兒體檢或打疫苗時,醫院都應該幫寶寶測量身高、體重、頭圍並做好記錄。

該圖的使用方法很簡單,曲線圖橫座標爲月齡,縱座標爲體重、身高。

①選擇寶寶性別對應的曲線圖

②根據寶寶年齡在橫座標上找到相應點向上畫出垂直延長線

③然後再根據縱座標找到寶寶相應體重或身高數值,並向右(或向左)畫出水平延長線

④水平延長線與垂直延長線的交叉點用“●”或是“×”表示出來,即爲寶寶體重或身長在生長標準曲線中所處的位置

注:如有多次測量結果,每次測量結果均用上述方法進行標記,並將相鄰兩個標記用直線連接,連接線就是爲寶寶自身的生長軌跡。

圖中3、10、25、50、75、90、97,代表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如果落在97百分位數的曲線上,代表寶寶身高、體重在100名寶寶裏面排前三名;如果落在50百分位數的曲線上,代表50名,名次越靠前,代表身高、體重越高。

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生長曲線的走勢像上述圖片所示的前端,順着某一條曲線生長,則說明該小朋友的生長在穩健前進;

如果寶寶身高、體重生長曲線的走勢,向下橫跨曲線生長,則說明小朋友生長速度變緩;

如果僅僅偶爾一次生長速度變緩,且期間小朋友有生病、拉肚子等情況,不必緊張,積極治療原發病,等疾病恢復後,小朋友會追趕生長的,但如果生長速度持續變緩,則一定需要注意,儘早到醫院就醫,尋找原因。

評價寶寶體格生長快慢時,不能參照“別人家的小孩”,也不能把“97”或“50”作爲標準。所謂的“達標值"不是固定的一個數值,而是一個範圍,並且要允許在正常範圍內有一定的波動。

什麼是生長遲滯?

簡單來講,我們把長得比較矮、比較瘦或是越長越慢的寶寶,稱作“生長遲滯”。通常什麼情況懷疑會有生長遲滯呢?

身高或體重低於3百分位身高或是體重百分位出現持續的下降

出現生長遲滯的原來可分爲三大類:

1. 營養攝取不足

可能是家長餵奶方式有問題,寶寶出現胃食管反流,也可能是寶寶吸奶力氣或吞嚥功能異常等等。

2. 營養流失

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蛋白過敏、慢性腹瀉等疾病導致營養吸收不足。

3. 疾病問題

甲狀腺功能亢進、噁心腫瘤、慢性炎症等疾病皆可能造成這種情況。

如何才能更健康科學?

1. 合理飲食

給孩子安排飲食的時候,每頓飯不要喫太多,也不要嚴格控制飯量,不強迫孩子進食,掌握好孩子進食規律與時間間隔,可以每隔幾小時加餐一次。

2. 控制零食

看營養標籤,能讓我們對每個零食所含營養素一目瞭然。爲什麼寶寶喫那麼多卻不見長肉,原來喫的都是些垃圾食品,應該儘量減少這種零食的攝入。

推薦零食:水果、堅果(低鹽)、低糖酸奶、麥片餅乾、全麥麪包等全穀物食品。

相關文章